李世民高坐龍椅之上,目光如秋日寒霜,冷峻而威嚴,緩緩掠過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
“魏卿所陳,頗具灼見。然而,冊立儲君,乃國家根本大計。諸位愛卿,不妨各抒己見。”他字重千鈞,徐徐而言。
長孫無忌趨步向前,一揖至地,神情恭謹:“陛下,臣以為李承乾殿下宅心仁厚,智慧卓越,身為嫡長,自當繼承大統。”
房玄齡隨即讚同,聲如洪鍾:“長孫大人所言極是,李承乾殿下素來勤學不輟,近日更是助民修繕屋舍,搭建火炕,加固屋頂防寒棚。室內溫暖如春,此等善舉,深得民心。”
朝堂上一時陷入了短暫的沉寂,眾人都在揣測著李世民的心思。
這時,魏征站了出來,他神色凝重,拱手說道:“陛下,儲君之位,關乎大唐未來。雖李承乾殿下有仁善之舉,但臣以為,更應注重其治國之能、謀略之智。”
李世民微微眯起雙眼,目光落在魏征身上:“魏卿之意,莫非是承乾有所不足?”
魏征毫不退縮,直言道:“陛下,臣非此意。隻是儲君之選,當慎之又慎。李承乾殿下雖善,但性格略顯柔弱,恐難擔未來之重任。”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嘩然。長孫無忌臉色微變,厲聲道:“魏征,你此言未免危言聳聽!李承乾殿下自幼聰慧,深得陛下教誨,將來必能成為一代明君。”
魏征卻不為所動,繼續說道:“長孫大人莫急。臣隻是就事論事。如今大唐周邊局勢複雜,內有民生之事。外有那王爺在開疆擴土。他們兒子也在管理著地方。咱大唐的太子必須文治武功皆全能呀。”
李世民沉默不語,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的扶手。
一直未出聲的李靖此時上前一步,抱拳說道:“陛下,臣以為,儲君之選,當綜合考量。李承乾殿下的仁德固然重要,但亦需觀其能否駕馭朝局,引領大唐走向昌盛。”
程咬金在一旁聽得著急,大聲嚷道:“俺老程覺得,李承乾殿下沒啥不好的。他對俺們這些武將也敬重有加,將來肯定能帶著咱們繼續打勝仗!”
李世民終於開口:“眾愛卿所言,皆出於對大唐的忠心。但朕需再斟酌思量。”
就在這時,一名太監匆匆來報:“陛下,李承乾殿下求見。”
李世民微微一怔,隨即道:“宣。”
李承乾踏入朝堂,隻見他身姿挺拔,麵容英俊,卻帶著幾分憂慮之色。他跪地行禮:“兒臣拜見父皇,願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看著自己的兒子,目光中帶著幾分審視:“承乾,今日朝堂之在這朝堂之上,正在商議冊立儲君之事,你有何想法?”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答道:“父皇,兒臣自知才疏學淺,而且兒臣的向也不在此。而且想。出海去看看世界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