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的廣袤疆土上,李建成成功將突厥擊敗的消息如春風般迅速傳遍四方。
而在遼東的王府中,李元慶正與跟隨他而來的大臣們圍坐一堂,麵色凝重地商議著未來的走向。
“成王已經把突厥攻打下來了,我們也不是一直就守著遼東道這麼個小城吧?”李元慶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目光掃過在座的眾人,眼中燃燒著對開疆拓土的渴望。
程敏,這位李元慶的軍師,輕撫著胡須,微微點頭道:“道王,咱們手裏缺乏武將。我記得出發前皇帝有旨意,要是自己沒將領和兵力開疆擴土的,可以跟朝廷申請。”
李元慶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你的意思本王,求助皇上,讓皇上派人來幫助咱攻打高句麗。”
程敏拱手道:“道王英明,隻不過攻打下來之後多交一些稅收。也比之守著這一座城池要好。以高句麗之地的富饒,若能納入我大唐版圖,即便多交些稅收,長遠來看,也是利大於弊。”
李元慶眼神堅定,一拍桌子:“好,本王現在就寫。”說罷,他立刻起身走到書桌前,奮筆疾書,一封請求援兵的奏折很快便寫成。
與此同時,在幽州的衙門裏,鄧王李元裕也在與手下商議著戰事。
盧義抱拳說道:“鄧王,末將願意帶領人攻打契。”
鄧王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道:“找好理由,要師出有名。”
盧義胸有成竹地回答:“請鄧王放心,就以我們失蹤一個士兵,為進行對他們城池進行搜查。”
一旁的王磊也連忙說道:“這是一好主意,臣願意當率領一支隊伍當先鋒。”
李元裕滿意地點點頭:“好,此事就交由你們去辦,務必小心謹慎,不可輕敵。”
而在西北方向,鄭王李元懿正站在城牆上,望著遠方的茫茫大漠,心中思緒萬千。他深知自己肩負著守護西北邊疆的重任,麵對吐蕃、回紇等強敵,他必須慎之又慎。
“王爺,我們已經加強了城防,並且派出了探子密切監視敵軍的動向。”一位將領上前稟報。
李元懿微微頷首:“不可有絲毫懈怠,一定要確保邊疆百姓的安全。”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李元慶的奏折很快送達了京城。
李世民看著奏折,心中對李元慶的雄心壯誌感到欣慰,當即就招魏征,房玄齡,陳咬金,李靖………等文臣武將商議派兵的問題。派兵攻打高句麗的問題。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李世民最終決定派遣程咬金率領五萬精兵前往遼東支援李元慶。與此同時,李元裕也派出了盧義和王磊率領軍隊向契丹進發。
程咬金率領大軍抵達遼東後,與李元慶會師。他們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程咬金親自率領,從正麵進攻高句麗的城池;另一路則由李元慶率領,繞到敵後進行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