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 章建立作坊四(1 / 3)

李氏在屋內穿梭於琳琅滿目的貨架之間,細心挑選著回家探親要帶的禮物。

旁邊的劉翠和碧蓮,兩個年輕的女子,正聚精會神地學習著如何挑選禮物,不時地向李氏請教,屋內充滿了溫馨的氣氛。

而此時,周芸芸正坐在窗邊,目光專注地落在自己手指上那個被針紮出的小紅點上。

那紅點雖小,卻仿佛在她心中掀起了一陣波瀾。

她不禁陷入了深思:自己究竟是怎麼想的,竟然會心血來潮想去學習刺繡這門手藝?還言之鑿鑿保證自己必然能學會。

夏日的陽光灑在的道路上,金黃的麥田在微風中搖曳生姿,仿佛在向過往的行人點頭致意。

周誠勇一家人早早地便收拾好了行囊,帶著滿滿的期待,踏上了前往武功縣的旅程,去探訪久違的親眷。在這條充滿歡聲笑語的路上,他們彼此交談著,分享著各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和喜悅。

周芸芸坐在馬車的一角,時不時地輕輕挑開車簾,向外窺探。她的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激動,仿佛每一處風景都能激發她內心的無限想象。她的小手緊緊抓著車簾,仿佛害怕錯過任何一處美麗的景致。

周家的幾個孩子,這是他們第一次前往外祖家。他們臉上寫滿了新奇,一路上不停地提問。

周陽和周啟兄弟倆已經掌握了騎馬的技巧,他們並駕齊驅,馬車兩側疾馳而過,英姿颯爽,頗有一番英雄少年的氣概。

而在他們身後的馬車,劉翠和碧蓮兩位姑娘的心境卻大相徑庭,她們顯得異常緊張。

劉翠與周啟早在永安村時就已經結為夫妻,對周啟能學會騎馬為他感到高興。

然而,碧蓮的心中卻是忐忑不安。她曾經因為自己的處境艱難,請求李氏伸出援手,得以現在的美好生活。

而周陽如今在學堂裏已經學會了撰寫策論,展現出了過人的才華。

這讓碧蓮不禁對自己的身份和價值產生了懷疑,她苦惱著,自己究竟是否配得上如此才華橫溢的周陽。這種疑惑和焦慮,讓她的心情愈發沉重。

終於,在漫長的旅程之後,他們抵達了那座氣宇軒昂、古樸典雅的宅第之前。

那兩扇朱紅的大門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是一道鮮明的界限,象征著對其武功縣外祖家的探訪之路的終結。

經曆了數個時辰的鞍馬勞頓,他們終於踏上了武功縣這片充滿親情的土地。

李宅的正門敞開著,宛如一張熱情洋溢的笑臉,似乎在熱情地歡迎這群久別重逢的親人。

門前的石獅威風凜凜,見證著家族的榮耀與變遷。

他們踏著青石鋪就的小徑,穿過那座充滿古韻的庭院,推開了宅第的大門。

隻見外祖父與外祖母早已在寬敞的廳堂中恭候,兩位老人的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眼神中滿是期盼與溫柔。

周家的幾個孩子依次走進,紛紛向兩位長輩行禮致敬。

外祖母看著這些溫潤如玉意意氣風發的少年孫兒,可愛漂亮孫女,忙不迭地招呼道:“快起來,我的寶貝孫兒孫女們,外婆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你們盼來了!”她一邊說著,一邊打量著每一個孩子,眼神中流露出無盡的喜愛與滿足。

孩子們的到來,為這座古老的宅第帶來了歡聲笑語。

外祖父坐在太師椅上,微笑著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欣慰。

而外祖母則興奮地拉著孩子們的手,問長問短,關心備至。這溫馨的場麵,讓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與親情的深沉。

李氏緩緩抬起她那細膩如玉的臂膀,動作輕柔得仿佛是一陣春風輕拂過平靜的水麵,帶起層層漣漪。

在她溫柔的目光引導下,幾個孩子依次走上前來,他們一個個步伐穩重,舉止間流露出一種天生的謙恭與尊敬。

他們的神態莊重而虔誠,向著在場的長輩們恭敬地行了一禮。

在這片溫馨而莊重的氛圍中,孩子們麵對著舅舅和舅媽的初次相見,心中滿是期待與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