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芸芸懷著滿腹疑惑,向李承乾和程楚墨詢問了自己突然被封為縣主的原委。經過一番詳細的打聽,她才得知,原來這一切的背後,李二一直對她們家的事情了如指掌,默默關注著她們的命運。
在進一步的詢問中,周芸芸還提出了關於自己被封賞的300戶食邑的疑問。
李承乾和程楚墨相視一笑,告訴她,這是朝廷對她的認可和嘉獎,意味著她將擁有一定的封地和食邑,以彰顯她的地位和貢獻。
周芸芸聽後明白了怎回事。
周芸芸望著李承乾,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期待:“承乾哥哥,那我可以親自管理那300戶食邑,親自照看那些土地與百姓嗎?”
李承乾微微搖頭,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你隻需享受食邑帶來的收益,具體的管理事務,你無需過問。”
周芸芸滿懷期待地問道:“承乾哥哥,莊子上新設立的學堂進展如何了?那裏的孩子們都好嗎?”
李承乾微笑著回答:“學堂已經步入正軌,開始正常教學了。男孩子們上午學習識字讀書,下午則跟隨工匠們,親手實踐,學習各自感興趣的手藝。此外,我們還特意聘請了兩位經驗豐富的郎中,教導一些孩子們學習醫術。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女孩子也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過,大多數的女孩子仍然傾向於選擇學習刺繡和手工編織這些傳統技藝。”
程楚墨接著補充道:“當然,我們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有幾戶莊戶不太願意讓自己的女兒去學堂讀書,而是希望她們留在家裏幫忙幹活。麵對這種情況,我們決定采取一些措施。如果這些家庭不讓女孩子來學堂學習,那麼來年我們就不再雇傭他們。對於我們來說,更換幾戶莊戶並不是什麼難事。”
周芸芸好奇地問:“那後來,那些莊戶們改變主意,願意送自己的女兒來學堂學習了嗎?”
李承乾:“那些莊戶一聽,就趕緊把家中孩子都送進了學堂。連之家裏有好幾個孩子的隻送一個孩子去的,這回呀,家中一個孩子都不敢留。哈哈哈………”
李承乾笑著說道:“那些莊戶一聽我們的宣傳,立刻緊張起來,趕緊把家中的孩子都送進了學堂。
有的家裏原本有好幾個孩子的,之前隻舍得送一個孩子去讀書,現在呢,連一個孩子都不敢留在家裏了。
看著他們那副焦慮又堅定的樣子,真是既讓人感動又覺得好笑。哈哈哈……”
翌日在繁華的長安城,周芸芸坐在自己的閨房之中,眉頭微皺,目光凝視著窗外的景色,心中暗自思忖著。
周芸芸得知自己的食邑在武功縣,而那恰巧是自己外公的管轄範圍。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她腦海中逐漸成形:自己何不在那邊建立個作坊呢?
想到此處,周芸芸再也坐不住了。她匆匆起身,決定去找父親,商量此事。
周父正在書房處理事務,見女兒風風火火地進來,不由笑道:“芸芸,何事如此匆忙?”
周芸芸急切地說道:“父親,女兒想在武功縣建立一個作坊。”
周父微微一愣,隨即皺起眉頭:“芸芸,此事可非同小可,你為何有此想法?”
周芸芸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父親,女兒的食邑在武功縣,那裏是外公的管轄之地。女兒想,若能在那裏建個作坊,不僅能讓當地百姓富裕起來,女兒也能得到更多的供奉。況且,這也是為百姓謀福祉之事。”
周父沉默片刻,緩緩說道:“芸芸,你的想法雖好,但建立作坊並非易事,其中涉及諸多問題,你可有考慮周全?”
周芸芸自信地回答:“父親,女兒已經深思熟慮。女兒會請專人管理,也會仔細規劃作坊的運作。”
周父見女兒心意已決,心中雖有擔憂,但也被她的決心所打動:“好吧,既然你如此堅持,為父便支持你。但切記,行事要謹慎,不可魯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