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 章 江南水患(1 / 1)

崔任浩沉思片刻,然後向陛下建議道:“陛下,對於周家一門,除了常規的金銀珠寶賞賜之外,微臣認為還可以采取一種更為巧妙的做法。

我們可以考慮賜予周家人一些有名無實的職位。這樣做,既能夠彰顯皇上的恩寵深厚,又不會對朝廷的權力結構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影響。”

他進一步闡述道:“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封周家人一個象征性的爵位或者官職,但並不賦予他們實際的權力和責任。

這樣的安排,既能夠滿足周家人對於榮譽的追求,又能避免可能引發的權力鬥爭和紛爭。”崔愛卿所言極是,這個建議非常好。就依照你的建議去辦,封周家女兒周芸芸為武功縣縣主,賜予她封號‘朝陽’。長孫無忌擬聖旨。”李二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鏗鏘有力。

長孫無忌出列,恭敬地應道:“臣遵旨。”

李二目光流轉,不禁再次看向那位滿臉得意的程咬金,嘴角微微上揚,微笑著開口說道:“程愛卿,你的兒子程楚墨繼承了你的英勇基因,他對舞槍弄棒的技藝頗為癡迷。賜他一匹寶馬良駒,再賜他武器八卦宣花斧。可好。”

程咬金一聽,眼睛都亮了,樂得合不攏嘴,連忙跪下應道:“臣程咬金,替犬子領旨謝恩。微臣感激不盡,願為我大唐再立新功!”那聲音洪亮如鍾,震得朝堂微微顫動。

李二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威嚴而莊重,他緩緩開口:“程愛卿,你且平身,不必拘禮。眾位愛卿,若還有國事需奏,盡可直言,朕定當傾聽。”

旁邊太監高喊:“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程咬金謝恩後,站起身來,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他暗自慶幸自己兒子的愛好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和賞賜,心裏琢磨著回去定要好好教導兒子,莫要辜負了聖上的厚愛。

其他大臣們見狀,紛紛竊竊私語,對程楚墨的好運表示羨慕。

這時,一位年邁的大臣走上前來,躬身行禮道:“陛下,老臣有一事相奏。近日,江南地區遭受水災,百姓生活困苦。懇請陛下撥款賑災,救濟災民。”這位大臣名叫劉正,為官多年,一心為民,在朝中素有威望。

李二微微皺眉,思考片刻後道:“此事朕已知曉,戶部盡快擬定救災方案,務必確保百姓生活無憂。”

戶部尚書王甫趕緊出列,拱手道:“陛下放心,臣等定會竭盡全力,不辜負陛下和百姓的期望。”

李二點了點頭,目光中透露出對百姓的關切。

就在這時,一向直言不諱的魏征站了出來,他麵色凝重,說道:“陛下,江南水災之事不可輕視。臣以為,不僅要撥款賑災,還應派遣得力官員前往災區,監督救災事宜,以防有官員貪汙舞弊,中飽私囊。”

李二深以為然,說道:“魏愛卿所言甚是。那依你之見,派何人前往為宜?”

魏征略一思索,說道:“臣舉薦監察禦史李佑前往,此人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定能辦好此事。”

李二微微頷首:“準奏。”

群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就在眾人以為早朝即將結束之時,一位年輕的官員走了出來,他是新科進士林宇。林宇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如今我大唐文風興盛,然科舉製度尚有不足之處。臣建議拓寬科舉取士的範圍,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以充實朝廷官員隊伍。”

李二饒有興趣地看著林宇,說道:“哦?你且詳細說來。”

林宇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如今科舉考試多注重詩詞文章,而對實用之學關注不足。臣以為,可增加算學、律法、農學等科目,讓更多有專長之人才能夠為朝廷所用。”

李二聽後,陷入沉思。片刻之後,說道:“林愛卿所言不無道理。此事待朕與眾位大臣商議後再做定奪。”

早朝在緊張而有序的氛圍中進行著,大臣們各抒己見,為大唐的繁榮昌盛出謀劃策。

隨著太監的一聲高呼:“退朝!”早朝結束。大臣們依次退出朝堂,各懷心思地離去。

程咬金大步流星地走出朝堂,一路上哼著小曲兒。迎麵碰上了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笑著說道:“程將軍,今日可真是喜事連連啊,令郎得了聖上的賞賜。”

程咬金哈哈一笑:“長孫大人,這還得多虧了聖上的恩典。”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程將軍,日後可要多多為朝廷效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