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順手從腰間解下一塊令牌,隨手一甩,精準地落在周陽手中。然後帶著一絲得意的神情說道:“拿著這塊令牌去找京兆尹張大人,事情就能順利辦成。”

與此同時,李承乾還不忘向程楚墨遞去一個眼神,似乎在炫耀自己同樣能夠給予周家幫助,而不僅僅是程楚墨一人可以做到。

周芸芸感激涕零,連忙道謝:“多謝李公子!”

然而,李承乾卻突然一臉傲嬌地開口道:“叫什麼李公子?你和我妹妹長樂關係如此要好,直接叫我承乾哥哥便是。”

聽到這話,周芸芸不禁愣住了。她深知李承乾以往總是與她互相調侃,今日不僅主動出手相助,竟然還讓她稱呼他為哥哥。要知道,李承乾可是未來的太子啊!盡管最終被廢黜,但畢竟曾經擁有太子的身份。哥哥這兩個字豈能輕易出口呢?

然而,當她看到李承乾那期待的眼神時,心中的疑慮漸漸消散。於是,她甜甜的叫了一聲:“謝過,承乾哥哥。”

李承乾露出得意的笑容:“芸芸以後就是我妹妹。”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豪和滿足感,仿佛這是一件無比重要的事情。

然而,在場的大人們並沒有將這個小孩子間的玩笑當真。

他們知道,孩子們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天真無邪的想象和遊戲,但這並不代表現實中的一切都會如此簡單。

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家的孩子們終於迎來了上學堂的日子。

這天清晨,陽光明媚,微風拂麵。李氏帶著劉翠和周芸芸一同踏上了前往街市的路途。她們此行的目的是為家中的幾個孩子購置筆墨紙硯等文具用品,同時還要給孩子們做幾件新衣裳。

李氏深知教育對孩子們的重要性,她希望通過這些準備工作,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習生活,展現出良好的形象。

與此同時,周宇的手部傷勢已經逐漸愈合。盡管他的手仍有些僵硬,無法正常寫字,但已經不影響他上學了。於是,周宇決定與哥哥們一起去上學。

由於周家孩子之前都是跟著父親周誠勇認字,使用沙盤練習寫字,毛筆字也是最近才開始練的,所以掌握程度相對較弱。因此,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書寫能力。

在學堂裏,先生根據每個學生的年齡和學業水平進行分班。經過一番考核後,周陽被分配到了乙班,而周鵬、周宇則進入了丙班,周航和周軒則分到了丁班。周陽因為之前練過毛筆字,所以比弟弟們要好一些多。

在大唐長安的學堂裏,一群身著青衫、頭戴儒巾的少年們正端坐在各自的書桌前,認真地聽著先生授課。

周家兄弟剛剛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顯得有些拘謹。

在丁班,同學們正在搖頭晃腦地背誦著《千字文》,聲音朗朗上口;而在乙班,周陽則學得有些吃力。已經開始學寫策論,有的已經童生考試,是童生了。對於周陽來說,他隻能認得一些字,並且隻會讀《論語》、《千字文》以及其他書籍的開篇。至於丙班,則主要學習《論語》和一些詩詞。

當課間休息時,這群年輕的學子們便開始互相交流起來。許多周家的兄弟們對彼此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