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時期關中平原四周皆是天險,北邊是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諸多山巒組成了北山山係,縱橫千餘裏;南麵是難於上青天的秦嶺,層巒疊嶂,蜿蜒其間的四條蜀道更是百步九折,行路艱難;
東邊則是滔滔黃河天塹,落差大,流速快,渡河難度很大;至於西麵則是隴山(六盤山)與秦嶺夾持的渭河河穀,兩側懸崖高聳,水流湍急,綿延上百公裏,極難穿越。
所以在這為數不多的通道中,蕭關道就是通河西,進而聯通西域的主要通道。
而蕭關道之所以要循著涇河而行,一方麵是渭河上遊河穀難以通行,河西、隴西要想翻越六盤山進入關中平原,循著涇河,從源頭附近順流而下是最佳的方案。
因為發源於六盤山東麓的涇河,在流入黃土高原後,自西向東延綿近百裏,衝刷出了一條寬闊的河床,這在古代就是一條天然的交通要道。
具體是河西或隴西自固原出發,過蕭關,東至安定縣、長武縣,沿涇河而下到彬縣、永壽縣,逾梁山至乾縣、禮泉縣、鹹陽,最後達到長安城。
逾梁山,地勢險峻,三峰聳峙,北峰最高,如同巨龍抬頭,南峰相對低平,宛若鳳凰展翅。山間鬆柏蒼翠,草木蔥蘢。
有兩輛毛驢在山間小路上緩緩前行,蹄子敲擊地麵,發出有節奏的橐橐聲,回響在山穀之間。
車上傳出歡聲笑語:“我們今天就在那個水潭邊休息一下”
李氏看著前方不遠處的水潭和旁邊的一片林陰地,心裏暗自點頭,這片地方確實不錯,尤其是那片綠樹成蔭的平地,讓她感覺十分舒適。於是,她對周誠勇說道:“那就在這裏休息一下吧。”
連續幾天的趕路,幾個孩子已經逐漸適應了這樣的生活節奏。
他們也都明白,每到一個休息點,就需要做些什麼事情來幫助家人更好地休息和準備接下來的行程。
周芸芸這一路上也沒閑著,隻要一停下來休息,她就會偷偷地將空間裏的各種各樣的種子往路邊撒去。
這些種子包括西紅柿、辣椒、黃瓜、豆角、茄子等蔬菜,還有葉菜類如菠菜、油麥菜、油菜、茼蒿、苦菊等等。
她也不在乎這個時代有沒有這些植物,反正隻要看到合適的地方,就會趁機撒上一把。
當然,周芸芸也很小心謹慎,每次都是趁著其他人不注意的時候才悄悄行動。
而在挖野菜時,她則會利用空間裏的各種幼苗與外麵的植物進行兌換,這樣一來,即使以後拿出一些奇怪的種子,也能夠找到合理的出處。
畢竟,有些植物在這個時代可能並不存在,但如果它們看起來像隨處可見的植物,那麼就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正當一家人享受著午餐時光時,突然從遠處傳來一陣清脆而響亮的馬蹄聲。
這陣聲音打破了原本寧靜的氛圍,讓大家都不禁停下手中的動作,紛紛抬頭望向遠方。
隻見一排整齊的馬車隊正緩緩地朝著周家的方向駛來,每匹馬都顯得精神抖擻,步伐穩健有力。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周家人終於看清楚了這些馬匹和車輛的模樣。
隻見為首的是一匹黑色駿馬,其後跟著幾輛馬車,整個車隊井然有序,行進速度不慢,顯然是訓練有素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