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芸芸告訴劉翠娘注意雞的火候,並告訴她鹵好的雞肉,要及時撈出,把準備好的素菜、煮好的雞蛋,以及發泡好的幹菜放入鍋中繼續鹵製。

她詳細地講解了每種食材需要的時間和火候,以確保它們都能被鹵得恰到好處。

周芸芸:“大嫂我想到了一種有趣的吃法。”

劉翠娘:“芸兒就是聰明,鹵菜已經夠香了,還有什麼有趣的吃法,說給大娘聽聽。”

劉翠:“芸兒,需要準備些什麼你說,我給準備。”

周芸芸被誇有點不好意思:“就是要削一些比較細竹簽,把菜或肉串起,放在砂鍋裏煮熟了,蘸上特製的蘸料吃。這樣不僅增加了食物的趣味性,還讓人感受到別樣的美味。”

劉翠:“好讓我哥去削竹簽子。”

周芸芸想著劉家人多。周芸芸:“爹,娘我想著大嫂娘家人多,我想把養豬方法也教給他們。”

李氏:“好,這樣他們家也有事可以幹。劉家可以學習一門手藝,還能有錢可以賺。”

周誠勇:“讓你大哥把兩個方子都寫下來,然後在給他們講講細節。”

周啟當然高興,他動手認真地將這兩個方子一一寫下來。雖然劉家現在沒有人識字,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以後就不會學習文化知識。

等劉家富裕起來之後,他們會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並努力培養下一代讀書。

周芸芸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如果劉家能夠重視教育,那麼他們的未來將會更加美好。而這兩個方子或許就是劉家走向富裕的第一步,也是他們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

就這樣,大家一起忙碌了起來,不知不覺間,時間過得飛快。

隨著夕陽的餘暉漸漸淡去,劉家和周家的人們停下手中的活計,圍坐在一起享用晚餐。

桌上擺滿了豐盛的食物,劉翠親手製作的,既有家常菜也有周周芸芸提議的鹵味小吃。

周軒看連鍋一起端上桌的串串感到了好奇:“這個用竹子串起來的食物,還是第一看到挺有意思的。”

周芸芸:“六哥這是我想到的。”

說著周芸芸拿出兩串蘸上蘸料遞給周誠勇和李氏:“爹娘你們嚐嚐看好吃不。”

接過女兒遞過來竹簽子,李氏嚐了一口:“好吃,親家也都嚐嚐。”李氏還不忘招呼劉家人。

一開始吃晚飯,劉家人誇周芸芸小小年紀就會做那麼多吃食。堂屋內歡聲笑語不斷。

晚飯後周啟將寫好的鹵菜和養豬方子鄭重地交給了嶽父劉小山,並詳細地為他解讀了每一個步驟。劉小山接過方子,眼中閃爍著感激的光芒。

他知道,這不僅僅是兩個簡單的方子,更是周家對劉家的深情厚意。隨著夜色的加深,劉小山帶著家人,回到了自己家。周家人各自回到房間休息。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周家的院子裏時,周家已經整裝待發。周誠勇帶著一家老小,趕著兩輛毛驢車準備離開村子。

劉家人起了大早來送姑娘,他們眼裏滿是不舍和擔憂,但還是強顏歡笑地與周家告別。

周誠勇則把鑰匙和留下的物品跟親家劉小山交待了一下,表示會讓周啟好好照顧劉翠,並承諾找到親人安排好就會來信。

村裏知道周誠勇要走,很多相處的好的鄉親們,也紛紛前來送行。他們拉著周誠勇的手,囑咐他一路小心,找到了親人一定要給大家寫信報平安。

周誠勇感動地點點頭,感謝大家多年來對他的關照。

劉翠娘靜靜地站在門口,看著周家的毛驢車緩緩駛出村子。她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眷戀和無奈,仿佛想將這一切都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