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到這兒找了一個人牙子,叫做劉三。劉三是這個牙行的老人了。
本是想買牛的,周誠勇覺得你又太慢了,買馬又是要有一定的等級才能用馬車。最後他們商量來商量去買一頭小毛驢吧。
毛驢兒比牛快,比馬便宜。
周芸芸喜歡上了一頭小毛驢,小毛驢一身灰色的毛,肚子下麵有幾片白毛,像繡上的花朵。兩隻耳朵直豎著,四隻蹄子圓圓的,前麵的右腿上,還長著一塊黑疤。
這是一頭2歲小毛驢,剛成年還是一頭小母驢。最後掙掙講講,花了11兩銀錢買小下這頭小母驢,還配了板車給了人牙子20個銅板,人牙子就吧小毛驢手續辦好了。簽了買賣合同,雙方按了手印。
周誠勇是會趕車的,周誠勇趕著小毛驢車緩緩駛出熱鬧非凡的牲口市場,車輪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仿佛在訴說著它曾經走過的歲月。
坐在車上的周芸芸心情格外愉悅,因為這是她好不容易才來到的一次蕭關城。
對於這個充滿曆史底蘊和繁華景象的城市,周芸芸一直心馳神往。如今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這裏的風土人情,她自然不會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看著街道兩旁琳琅滿目的商鋪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周芸芸心中暗自盤算:不買點東西回去,豈不是辜負了這次遠行?
於是,周芸芸開始興致勃勃地逛起街來。每一個攤位都吸引著她的目光。周芸芸不時停下腳步,仔細端詳著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商品。
周誠勇負責看著笑毛驢車,周陽牽著周芸芸,怕她跑丟了。他們現來到糧店,買了精米5鬥,古代一鬥是現代的12.5斤,麵買了五鬥,糙米買了十鬥,小米買了4鬥。
買2斤糙鹽,糙鹽是60文斤,兩斤鹽是120文。鹽和糖都是古貴重的物品,在大唐老百姓都用不起鹽。這種糙鹽還泛著微黃。
唐朝鹽分糙鹽,顆粒大,泛著微黃,粗鹽就比糙鹽顏白不少。味道也不那麼苦,賣100文1斤,
細鹽比較白,賣200文一斤。還有點飴糖,醋等調料。
到了賣布的鋪子,粗麻布4文一尺,買20尺。和細棉布7文錢尺買12尺。
流黃,和淺紅色各6尺。粗麻布都青色的。各種線買了一些。周芸芸看見有角落一些布頭。眼睛頓時就亮了,穿越者買布必買布頭。
周芸芸:“娘,我要了了買那些布頭兒。”
李氏一聽,姑娘想買布頭兒。朝布頭方向看了看,裏麵有幾塊絲綢。有大一點塊,有小一點塊的。
李氏問老板娘:“那一包布頭怎麼賣的。”老板娘說你買這麼多,那一包布頭給你三文錢吧。
老板娘問:“我這兒還有點兒白色有瑕疵的細棉布,你要不?”
李氏一聽白色有瑕疵細棉布,想一下可以做裏衣:“老板娘,那多少錢一尺,有多少尺。有八尺算你5文一尺。”
李氏跟老板娘爭爭講講,到9文錢兩尺。
出了布店,又到打鐵店買了,鋤頭,菜刀,斧子,鐵鍬,鐵鎬頭。一些農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