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的熬的軟爛香甜,每一口都像是在滋養著她的身體,給她帶來了力量。她慢慢地品嚐著,感受著那股溫暖順著食道緩緩流入胃中,身體似乎也隨之恢複了一些活力。
李氏耐心地一勺一勺喂著,直到整碗粥都被周芸芸吃完。周芸芸感到一股暖流在體內流動,她的精神狀態也明顯好轉,心中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周家的屋子雖然簡陋,卻充滿了溫馨和愛意。
大哥周啟的聲音在靜謐的房間裏顯得格外清晰,透出一股子焦急與關切:“爹,張郎中來了。讓張郎中給妹妹看看。”
張郎中,一位經驗豐富的鄉村醫生,他那雙布滿老繭的手輕輕地放在周芸芸的手腕上,細細地診脈。
良久,他抬起頭,臉上露出了些許的安慰:“脈象比之前穩重了些,熱度也有所下降,看來我的藥開始發揮作用了。我會再開幾劑退燒的草藥,隻要繼續注意保暖,避免再次發熱,應該就不會有問題。飲食方麵要多加留意,讓她多喝些米粥,吃點煮雞蛋或雞湯肉湯補補,這些都能助於恢複。你們不用太擔心,芸芸這小姑娘天生就有福相,好好照顧她,慢慢調理,定會康複的。”
父親接過張郎中手中的藥方,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多虧了張郎中您,不然我們家芸芸可就……這是您的診金,請收下。”他一邊說著,一邊將一串銅錢遞給了張郎中。在這個時代,銅錢的購買力還是挺強的,一個銅錢能買2個餅子, 十枚銅錢足夠一家人的日常開銷了。
張郎中擺了擺手,臉上掛著和藹的笑容:“勇子,你這是哪裏話,救人一命本就是我的職責所在。你們家芸芸這麼乖巧,我自然是盡心盡力的。你們要好好照顧她啊,芸芸是個懂事的孩子。”說完,他便拿起藥箱,滿意地離開了。
周啟目送張郎中遠去,心裏的一塊石頭算是落了地。他拿著剩下的銅錢,急忙前往藥鋪,為妹妹抓藥。
夜色漸濃,周芸芸在母親李氏的細心照料下,緩緩醒轉,她喝下苦澀的藥汁,又吃了一些清淡的食物,隨後又陷入了沉睡。
夜深了,古代的農村生活單調而寧靜,沒有過多的娛樂活動,人們早早就熄燈休息。周家人也不例外,他們吃過晚飯,洗漱完畢,便各自回房安歇。周啟守在妹妹床邊,直到確認她安然無恙,才放下心來,自己也去休息了。
月光透過窗欞,照在周芸芸蒼白的臉龐上,映得她如同瓷娃娃一般。李氏在旁邊輕聲哼唱著搖籃曲,希望能安撫女兒的心靈,讓她在夢中不再受疾病的折磨。整個村子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隻有遠處偶爾傳來的狗吠聲打破夜的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