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猖狂如斯的昌國公(1 / 2)

大康帝國,無極宮大殿內。

身穿各種顏色官袍的大臣們,按照文武職責官職高低分列兩側。

皇族王爺們則聚集在左側的台階下。

整個大殿內鴉雀無聲。

高高的台階之上,大康皇帝陛下康晟身穿黑金龍袍,頭戴著平天冠端坐龍椅。

皇帝陛下那壯碩的身軀,威嚴的麵容,盡顯開國帝皇之姿。

“諸位愛卿,大康南方如今遭遇水災。”

“無數子民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今國庫糧食不足無法全麵賑災,數十萬災民都在向著皇京城湧來。”

“如果處理不妥,隻怕會出大事!”

“而北夏使團也在數天之前抵達皇京,據說是北夏遭遇旱災糧食奇缺。”

“想要跟我們大康借糧十萬石,否則便狂言要興兵前來征伐。”

“朕一直拖著未曾見他們,諸位愛卿可有什麼兩全之計?”

皇帝看向眾臣朗聲詢問道。

“陛下,當前南方水災累及百萬災民。”

“微臣已經傳令各郡各縣就地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但仍有二十餘萬災民變成流民,四處遊蕩向皇京湧來。”

“不到一個月就將抵達皇京城外。”

“微臣建議,立刻讓戶部派出相關官吏前往皇京四方百裏之外。”

“想盡辦法籌糧就地安置災民。”

“兵部下達調令,調遣軍隊前去維護治安。”

“不然的話,恐將生出大亂!”

中書令肖逸起身抱拳道。

“陛下,肖大人所言極是。”

“不管發生天大的事情,都絕不能讓流民靠近皇城。”

“微臣附議,朝廷在籌集糧草之餘。”

“還得調兵盯著那些流民,以防有心之人搗亂和流民滋事!”

門下令張克也起身說道。

兩位丞相都起身發表自己的看法,皇帝的目光。

卻一直盯著當朝三大丞相的最後一個……

尚書令嚴子秋。

如今的大康帝國是三省六部製,中書省製定國策。

門下省來審核和監督國策。

尚書省則是統管六部,具體執行國策的部門。

三省的令長大人,便是大康帝國的三位丞相職責。

三位丞相互相監督,起到互相製約的作用。

但是皇帝卻很清楚,現在的情況並非尚書省或者戶部的問題。

他已經提前召見尚書令嚴子秋和戶部尚書,以及相應各司官員提前進宮說明情況。

皇帝早就明白,不是國庫糧食不夠賑災。

而是再多的糧食出京之後,到了各地災區,十成也最多隻剩下兩三成!

這不是簡單的貪官作祟,而是諸皇子之間的互相暗中爭鬥。

“回稟陛下,按照微臣和戶部眾位大人的計算。”

“國庫的糧食隻需拿出六成,便能讓各地災民撐上足足月餘。”

“但糧食運輸損耗太大,完全超出了戶部的預算。”

“所以才會……”

嚴子秋無奈的起身解釋著,但話沒說完便閉口不言。

皇帝聽得眉頭一皺,他知道尚書令話中的含義。

眼角餘光掃了一眼左側方向。

那裏可是坐著一大群宗室皇親……

看來,是得趕緊立太子,讓其他兒子們徹底消停下來。

可是該立誰……

眼下,就拿這次賑災來考驗他們。

順便治治那些無法無天的爵爺們和功勳重臣!

皇帝想了想,剛準備開口繼續詢問時。

遠遠的大殿門外響起一陣激烈的嘈雜聲。

頓時引起了滿朝大臣的觀望。

皇帝皺起眉頭,大朝會之時,誰敢在外麵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