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休息了兩天,盤點了家裏的糧食財產。糧食上了公餘糧後不多,大米五十多公斤,蠶豆是發了芽的,也沒法吃,有七八斤,紅豆有兩三斤,酒水五十斤,肥豬兩頭,母雞四隻,公雞兩隻,馬一匹。其餘的就是些鍋碗瓢盆不值錢的零碎家當。
楊華用筆登記了一下,念了一遍給周玉聽,周玉長歎一聲,道:“其他的不說了,五十斤大米隻怕兩個月都撐不住,餓肚子的日子要來了。”
楊華合上巴掌大小的筆記本,放到上衣口袋裏,也歎道:“是我沒本事。”
周玉看他垂著頭,安慰道:“算了,走一步看一步,以後過去那邊關上門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別人再也打擾不到我們了,隻要肯吃苦,還怕好日子不來。”
有了周玉的鼓勵,楊華的信心也回來了,道:“你說的對,想當年我也是村裏第一個買錄音機,洗衣機的人,要不是前麵那個生病,錢都花在看病上了,我們現在日子也不至於這麼難。”
周玉皺眉道:“以前的事就不要說了,先去找人再看看搬家的日子吧,我好做打算,圈裏的那兩頭豬也肥了,再養下去也沒多大意思,找食品廠的來估一估賣了吧,不然搬家也不好趕過去。”
楊華嗯了聲,周玉有自己的打算,賣了豬就去買小豬仔,這年頭,村裏都是以種地為主,養牲口賣了賺家用,小雞可以自己孵出來,豬仔就沒那麼容易養了,周玉有經驗還怕賺不到錢?
農村搬家是大事,親戚朋友都要請到家裏吃席,一起熱熱鬧鬧的暖房。楊華托了當地有名的神算子挑了個好日子就開始著手搬家的事宜,請了家族裏的幫工,再騎著單車邀請周邊村的親戚,遠些的親戚楊華早早的就坐車去下請帖。
周玉感歎,這個時候交通信息都不發達,大事小事全靠兩條腿,後世遠點的親戚不就是一個電話的事嗎?不過,相比現在,總覺得現在雖然交通不便,但是人情味卻是最濃的,請客的人不遠千裏來請,誠意滿滿,做客的人帶著深深的祝福前來,主家裏熱熱鬧鬧的。哪像後世,方便是方便了,一個電話邀請,定個酒店,客人跟主家見了麵誰也不認識誰,機械陌生的打著招呼,收著禮金,甚至有客人吃完飯,主家是誰都不知道,然後各回各家,這樣的邀請有什麼意思呢。
生活越是方便,人情越是淡薄。
日子定在四月十七,離搬家也就三四天了,楊華忙著安排朋友搬家當天的事宜以及餐食製作分工,楊華的親生父親楊正英也提前到了,兒子建新房搬家是大事,作為父親怎麼能不提前來。
周玉領著約好的食品廠買豬的去看豬,兩頭養的毛光水滑的黑豬看見陌生人,在圈裏不停的來回打圈走動,發出哼哼的聲音,食品廠的看了幾眼,喜歡的不得了,這種豬膘肥,肉質好,油水多,最能賣好價錢了。
當下給周玉兩個選擇,一個是一口價,兩頭豬一千五百元,一種是稱一下,五塊錢一公斤,但是要扣除喂進去的豬食十公斤,另外還得找人一起按著豬。
聽說周玉家賣豬,隔壁的鄰居都來看熱鬧,有的是想看看行情,自己家的豬能賣多少?有的想看看周玉家又賺多少錢?
周玉尋思了一下,找人麻煩,自己的豬估摸著一頭有一百五十多公斤,一斤五塊錢差不多一頭七百多元,稱下來也差不多就是這個價,若是稱重,除了豬食,說不準還賣不到這麼多錢,還得找人幫忙,真實麻煩。
食品廠的見她猶豫,催促道:“大妹子,怎麼樣,你說句話。”周玉正好開口,一個年老尖細的聲音從背後傳出來,“咦,一個女人來當家?她能做什麼主,等她男人回來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