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跟老劉頭交代了幾句就送周玉去者村,一路上無言,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誰也說不清道不明。快到者村的時候,周玉開口道:“我回娘家也不是僅僅隻為你老丈人的事,計劃生育的這幾天就到了,我可不想去挨一刀,錢我也不想出,你人緣是開的,你得想想辦法,先前院子裏人多,我也不好說,就著吵架的由頭,我先出去避避。”

楊華恍然大悟,道:“你現在的心眼子挺多的。”說罷,到了車站,正好趕上發車的班車,楊華掏出身上的零票遞給周玉道:“你先拿著,到媽那裏該買菜就去買,你說的那個事,我記住了,你放心,事辦好了我來接你們。”

周玉點點頭,車子已經開始往站外走,楊華跟在班車旁,周玉探出頭道:“順帶打口井吧,就打在廚房的窗戶外,那裏打出來的水,幹淨不上水垢。”車子走的快起來了,楊華沒跟上,但是聽清楚了,雖然不知道周玉為什麼知道那裏的水質好,還是暗暗的記下。

周玉坐好,從背上把孩子放下來抱在懷裏,是的,她說的那個位置出的井水幹淨,沒有水垢,上輩子一直是在隔壁朱建衝家打水,來回跑不說了,洗衣服還得端著盆去人家院子裏,人少還好,人一多,汙水滿院子流,土院子不吸水,汙水一泡,人再一走動,到處都是泥腳印,為此,沒少看隔壁的臉色。現在自己房子都修到這裏了,還差一口井嗎?

葵花鎮沿著公路坐落,夾在周邊的大山中,地勢高低起伏,並不平坦。周玉娘家就在葵花鎮的街邊上,路邊下車往巷子裏走幾步,到第二排的四合院就是了。

時隔三十年,周玉再踏進這個入口的巷道,陌生又熟悉的感覺難於言表,這個時候的巷道還沒整改,一排臭水溝的溝欄上堆著各種垃圾,還混合著大大小小的糞便,夏天臭氣熏天,蒼蠅成群,雨水天,山水混著廁所水滿街流淌,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周玉踏進外院,外院的住著五家人,砍豬草的,生火的,做飯的,熱熱鬧鬧的擁擠在一起,見周玉進來,也沒打個招呼,周玉也識趣的往裏院去,父親在時,雖跟鄰居們偶爾有點口角,但是也是不記仇見麵能打個招呼的,父親去世後,家裏的弟妹是個要強的,跟鄰居有口角後就不來往了,尤其是三妹妹,自己不搭理的人,家裏的其他人也不可以理,包括小丹,也不可以跟領居家的小孩玩耍,誰要是不聽,搭理了領居她是要鬧翻了天的,長期以往,周玉也就不敢搭理領居了,領居們見到周家人也就裝作沒看見。

周玉進到裏院,裏院也住著四戶人,這大院住的都是雜姓,姓陳的,姓餘的,姓伏的,姓李的,還有姓周的,大家也是各忙各的,下院住的是姓陳的,也是當年這大院的主人家,周家住中間的主屋,兩邊是各是餘家跟伏家。

“大姐回來了”下院陳家的大兒子正和招呼了周玉一聲,這是個讀書人,極是有禮貌,周玉每次回來,他都會打聲招呼。

周玉點點頭,道:“吃過了嗎”正和指指屋簷下的灶台,道:“還在做,大姐等會一起來吃點。”周玉道:“不了,你們吃。”

正和八十多的奶奶端了半盆水出來,眯著眼睛看了周玉許久,才道:“是招娣呀。”

周玉笑道:“是呢。”老太太放下水,道:“得空家裏做。”周玉嗯了聲,正要說話,一盆水從眼前潑出來,濺了周玉一褲子,周玉往後跳了幾步,抬眼看去,是三妹周玉花,手裏提著個鐵盆站在四層台階上,趾高氣揚的看著院裏的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