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研究進展(四)(3 / 3)

近年來,心髒電生理的研究為新的心房纖顫外科手術治療提供了理論根據。電生理研究的新發現,使人們對心房纖顫的成因有了新的認識。以往以為:心房纖顫是由心房的廣泛病變導致心房肌內許多激動點在不同部位、不同時限分別發出衝動。這些衝動因周圍都存在烤出阻滯,所以隻能激動其附近的心房肌。因此心房肌纖維表現為無數局灶心肌的蠕動。但依據及其同事的電生理研究發現:心房顫動和心房撲動患者的電生理標測均可發現心房內的大折返環。房顫病人的折返衝動傳出時有多個波前峰。因此得出結論:無論心房撲動還是心房顫動,其衝動均來源於心房內大的折返環路。之所表現為心房撲動,是因為折返激動傳出時無阻滯,而折返激動傳出時遇不同部位的不同程度傳出阻滯,就使衝動,出現多個波前峰,因此導致心房不同位不同時限的激動,產生心房的多部位蠕動,這就表現為心房纖顫。由此可以看出:大的折返環,不均的傳出阻滯,不同部位不一致的傳導和多個波前峰是心房纖顫的電生理特征。大的折返環學說的提出和證實,使人們認識到,心房纖顫可通過手術幹預進行治療。心房纖顫的折返環定位:目前有心外膜電生理從叫標測可對心房纖顫折返環定位。通過適時的計算機輔助等時興奮圖可標測出折返環所在部位。研究結果表明許多病人右心房有單一折返環,那裏沿著腔靜脈界溝發生興奮波前峰的雙向阻滯。所有病人的左房證明存在多源波前峰和傳導阻滯.但很少能測出左心房折返環。遺感的是.容易出現波前峰阻滯的肺靜脈入口周圍無法進行標測。標測結果還證明心房纖顫病人的折返環還具有易變的性質。

①治療:

由於心房纖顫形成的大折返環學說提出。人們試圖通過外科手術對心房纖顫進行治療,還設計了不同的手術方式。1985年介紹了治療心房纖顫的“走廊”手術。此手術的設計在於通過辛術方式製作一條與其它部位分離的從竇房結到希氏束的遊-肌束。其它部位心房到心室的傳導均予阻斷。這樣阻斷了心房衝動向心室的不規則傳導,從而使心室按竇性心律進行規則的收縮,可消除病人由不規則心跳導致的不適。但左心房的排血功能仍未恢複。血栓仍可於相對靜止的心房腔內形成。

同事在用心外膜電極於狗的心房纖顫實驗摸型進行標測後發出現在狗的興奮係列圖上證明了一係列從簡單心房撲動到複雜心房纖顫的心律失常,心房肌中的大折返環是整個心律失常係列的原因。心房的折返在人的心房纖顫中也被證實。所以他們起初設計是發展一種在線術中標測係統以識別引起心房纖顫的折返環,然後在折返環上做手術切口以阻斷心房纖顫。但他們發現心房纖顫的折返環有瞬間即逝的性質,因此放棄了這一理想化的術式。為此,他們設計了一種能阻斷可在心房發生的全部潛在折返環的手術。術式的設計基於以下各條件:不讓從心房任何一點發出的播散衝動再返回該點。在衝動返回途中者必遇到縫線而中斷。另外還必須提供一條由竇房結到房室結以及希氏束的通路以激動心室;竇房結發出的衝動還必須傳到心房的各個部位保證心房的同步收縮以協調地排血到心室,以滿足心室舒張晚期的進一步充盈。手術設計中對竇房和房室結的處理頗似黑箱理論。把心房作為黑箱,我們隻關心輸入口和輸出口。一個輸人口必須保證從唯一的輸出口輸出。對於“黑箱”內部做處理,則將心房肌用多條縫線製成迷宮狀的多肓徑,使竇性衝動可傳到心房的各部位又不能傳入心室。另外縫線之間距離既不允許折返環形成又有足夠的間距保證心房肌的有效機械收縮以排血到心室。該術實在心房內似製了一個迷宮,故稱為迷宮手術。手術縫線由竇房結右側心耳部開始,於右房前側麵(腔靜脈溝)縫至近房室環處。兩心耳間橫過心房頂部做一橫行縫線。上、下腔靜脈背麵的心房壁亦做一由心耳到近房室環部的縫線。四條肺靜脈周圍做一環形縫線。冠狀靜脈竇部予以冷凍,從肺動脈旁的房室溝附近向左心耳再向下縫到左房溝附近。所有的縫線針距要密,從而防止衝動穿過。如此,起源於竇房結的衝動繞右房基部向下前到右房前麵,再傳到房間隔的頂部。由此分成兩個峰。一個由前方通過房間隔以興奮後部及中部的左心房及右心房的心肌。另一波峰繞過左心耳基部到達左心房後壁以保證左心房後壁的同步收縮。

②手術適應證:

心房纖顫的“治愈”可能並非必需。然而一些患複發性或者慢心房纖顫的患者因心室律快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而有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或者是因竇性心律喪失,而心房的收縮喪失使本來就接近心衰的某些心髒疾患(如嚴重瓣膜病)出現嚴重的血流動力學障礙。這些病人在采用了最有力的內科治療仍難奏效時應考慮施行迷宮手術。迷宮手術用於防止心源性栓子亦很有希望。隨著手術方式的改進,加之病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估計迷宮術式以後可能再行放寬適應證,以至於對那些有明顯心悸的心房纖顫患者亦可施行迷宮手術。

據同事所做的22例迷宮手術治療的心房纖顫、病例。治療結果良好。術後心房纖顫均消失,術後頭三個月、後不再複發自發性心房纖顫。心房的運輸功能得以保持。約77%的病人可恢複竇房和房室交界區的正常傳導功能。但一些原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患者需裝永久性雙腔起搏器。迷宮手術本身並沒有風險。圍手術期的並發症包括房性心律失常、出血、腦血管意外及短暫的體液瀦留(可能係心房利鈉因子耗竭所至。予以氨體舒通易於糾正)。

可見基於對基本病理生理機製研究後,設計的心房纖維治療的迷宮術式給心房纖顫的徹底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