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公主?

她何嚐不想。

然而謝瑤卿隻想歎氣。

她的身子因為一些亂七八糟的藥損傷了不少,想要生孩子,還需從長計議,慢慢調養,不是想生就能生的。

況且……

謝瑤卿微微眯起眼睛,狀似無意地問道:“難道皇上不更想要一個小皇子嗎?”

尋常百姓家尚且還殷切希望有個兒子繼承家業,光耀門楣,偏蕭承緒說想要個小公主,謝瑤卿實在是很難相信是他純粹的真心話。

曆朝曆代的帝王,有幾個不慎重考慮繼承人的問題,女子登基為帝的情況有沒有發生過?那自然是發生過,隻是那不是本朝的故事,而是在其他國度,大嬴立國兩百年,從未自古以來,從未有過一位太女,自然史書上也未曾留下任何一任女帝的芳名。

想來也是因為蕭承緒尚且年輕,不過三十出頭,又身強體健,目前看來,是個長壽能活的,所以沒有太子也不算什麼大事,否則若如體弱多病的文帝一般,恐怕前朝那幫臣子們早已呈上數不清的奏折懇請皇上立下太子以穩定國本。諸如東宮空虛、人心惶惶之類的言論必定甚囂塵上。

然而,這立太子一事,並不僅僅局限於在位皇帝的親生骨肉。倘若皇帝自身並無子嗣,待到需要立太子之時,依然還是要照立不誤的。通常采用的方法便是從宗室之中挑選出一名才貌出眾,品行端正,身負皇室血統之人過繼過來,收養為養子 ,再立為太子。

還有另一種情況則是設立皇太弟,即兄終弟及。相較於過繼養子而言,這種兄終弟及的情況較為罕見。大多數時候,皇位都是傳予子孫後代,鮮有人願意將龍椅拱手相讓給自家兄弟。

先帝子嗣不少,十多位皇子,七位公主,可以說是子嗣眾多。然而,謝瑤卿心裏清楚,蕭承緒對待他那些皇兄皇弟們並無太多手足之情可言。

想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戰,無數人卷入其中,各路人馬明爭暗鬥,甚至到最後徹底撕破臉皮。正所謂成王敗寇,那些覬覦皇位最終卻未能如願的皇子們結局大多淒涼不堪——有的被終生圈禁;有的則莫名其妙地“染上惡疾”,英年早逝;還有的被迫遠赴苦寒之地鎮守邊疆……總之,沒幾個人能落得善終。

相比之下,那些識趣且懂得收斂鋒芒的皇子命運稍好些,得以在塵埃落定後離京去自己的封地過著平淡日子。

而尚未成年的皇子們因年紀尚小幸免於難,尚能在上書房讀書學習,但待他們長大成人後也必須前往各自的封地生活。

蕭承緒不假思索道:“皇子有皇子的好,但公主同樣極好。”

聽著他不似作偽的語氣,謝瑤卿心想有意思,饒有興趣地道:“為什麼?公主就有那般好?皇上不會嫌棄她無用嗎?皇子長成了,可是能入朝理事,替皇上分憂的。”

還有一句話謝瑤卿沒有一並說出來,那就是等你這個現任皇帝駕鶴西去,龍馭賓天了,皇子,或者是太子還能夠繼承你的皇位,成為新皇呢,直接就分憂到底了。

蕭承緒理所當然道:“朕的女兒,怎會無用,無論男女,必然都是這世間最出類拔萃的人,是光華內斂的明珠,既是明珠,又怎會黯淡無光。”

謝瑤卿難得地哽了一下,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又沒有說。

還挺自信,子嗣還沒影呢,就已經先入為主地認為是人中龍鳳了,這就是來自帝王的自信嗎?豈不知還有一句話,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不過謝瑤卿也沒有潑蕭承緒冷水,畢竟天下哪個為人父母者會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鍾靈毓秀,是人中翹楚呢,都有類似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