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詞譜,殘魂,困頓集序(2 / 2)

然器大者聲必宏,誌高者意必遠。故學詞者……

直到把桌子上的一疊宣紙寫到隻剩下兩三張的時候,洛寧才默寫完這本書中的前麵所有。

至於後麵的,便是一些亙古的傳承之典,以及萬象之意。這些洛寧在看過數遍之後便深記於心,所以也不再進行默寫。

對了一遍書,確定自己腦海中所存的與書中無差之後,洛寧便是把書投入到一個盆子之中,然後拿起火折子將這本書燒的一幹二淨,隻留下燒黑的碎片在半空中飛舞。

但也一一被洛寧發出的幾道掌勁給湮滅於虛無。

可以說,這本書給洛寧帶來內心的震撼是極其大的。而且根據之後的一些殘卻不齊的話語來看,要想到後麵利用詞來進行戰鬥,必須要先會填詞。

否則很難去理解其中深意。縱使是理解了,日後不能憑借自身的詞,與亙古詞之大能的殘魂引起共鳴,也很難獲得迅速的進步。

這樣說來的話,還是得先去找一些詞譜。畢竟這本破舊書中,隻記載了五個詞譜而已。

《臨江仙》、《鷓鴣天》、《滿江紅》、《念奴嬌》、《賀新郎》。

也就是說,自己上手學詞練詞,也隻能照著這五個詞牌來寫。如果單純按照字數來寫倒還好,但是這平仄……還真是個難題啊。

洛寧微微搖搖頭,把腦海中的一些煩躁拋開。雖然還沒有進行任何的創作,但是他知道,自己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在學的過程中,最好是找到一個方向。

可自己的方向又會是什麼呢?

若以自身經曆入詞,憑氣節為骨,這樣自己的詞應該偏向於……困頓之年,龍遊淺淵!

同時,洛寧的腦海中還回憶起了曾經在黑市中的記憶碎片中看到的那首詞,《歸朝歡》,其中最後一句:古來寒士,不遇有時遇!

如果將來能獲得這位詞之大能殘魂的話……洛寧深吸一口氣,終於是下定了決心,緩緩提筆:

古之所謂困頓之士,窮於身而氣不平,厄於誌而聲不滅。昔太史公殘辱孤憤而立著《史記》,陳拾遺不見古人而都愴然空涕,韓昌黎茫茫墜緒而形成於思,杜少陵儒冠多誤而三別三吏。

風塵瀕動,其言發於胸臆;日暮窮途,其文稟於天地。故萬裏激蕩而不抑,千載傳承而不絕。雖近之滄浪無水,遠之青冥無月,踽踽乎以道昏而抱五車無用之書,煢煢乎以俗惡而白半鬢無能之發。然憂世憫懷,立骨存節,又豈是熟讀《離騷》痛飲酒之輩所能比耶?

《詩》曰:“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蓋以憑欄吊古而憂此今之風雨,夢覺魂別而憂輕寒之殘年。是披衣感舊而知醒之憂也,搔首興歎而知醉之憂也,鐵馬冰河而知病之憂也,塞北江南而知生之憂也。是行亦憂,坐亦憂。古人雲:“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其可歎也歟!

餘今未及弱冠之年,然自負澄清之誌。時感萬物之存亡,百業之廢興。是填詞以抒其懷,聊以發慨然之情。故試合一契,曰:《困頓集》。

ps:其實放上自己寫的這篇古文,我還是考慮了很久的。畢竟網文現在雖然不能說全是小白文,但是這種古文想必是不會有多少人會去看。

甚至可能會引起讀者的反感,認為作者太過於裝逼啊之類的,然後直接棄書。

但是我終究還是寫了上去。至於裏麵舉得一些例子,都算是在那本破舊書中的典故中記載。而主角需要的,就是去完善自己的創作,這樣才能以此去共鳴一些亙古的殘魂。

深窺自己的內心,至於知我,棄我,一任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