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丟鏢也是一種機緣
雪下得很大,紛紛揚揚,遮住了整條長街。這條平京城裏最高貴的街巷,同樣覆著厚厚的白色,看起來似乎和普通的長街並沒有什麼區別。
如果不看那些巍峨門樓的話。
第一縷晨光穿透雲層,灑在皚皚白雪上,照在對麵那座門樓的琉璃頂上,幻化出耀目的光輝。蘇末兒仰頭,把葫蘆裏剩下的酒全倒進了嘴裏,一口咽了下去。
最辛烈的燒刀子,下去之後,從咽喉到腸胃,真像是燒了一路火焰。
借著這股酒勁,蘇末兒躍下屋頂,走向那扇巍峨的大門。
杜府。
杜。在大晏,這是僅次於皇族鳳氏的姓氏,有著天下最著名的特產:皇後娘娘。
據說鳳家開國皇帝的第一名妻子便是杜家的女兒,可惜她沒等到皇帝一統天下,便死在了戰場上。皇帝登基之後,感念她與杜家的恩德,下旨鳳家皇儲世世代代必娶杜家長女為妻。所以這鳳晏的皇後,十有八九都姓杜。
在京城,這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但末兒從小在峨眉山學藝,今年才下山,完全是個與世隔絕的鄉下人,還是在杜家登門托鏢之後,才模糊知道了一個大概。
然後,她很興奮。
沒想到,一下山就可以出鏢了!
蘇鏢頭也很興奮。蘇家鏢局開了三代,還從來沒有遇上過這樣尊貴的主顧,難道是在天上的祖先開始顯靈了嗎?恭恭敬敬在祖宗牌位前敬了三炷香之後,蘇鏢頭立刻將局中所有人叫到了麵前。
蘇鏢頭平生恨事,就是不曾拜得名師,武藝不夠出眾,蘇家鏢局一直隻算二三流,所以狠下心來,兒女都自小便送出門學藝。除了蘇末兒外,蘇鏢頭還有一名長子名少起,是問武院的高徒,膽大心細,武藝高強,押鏢也有幾年,原本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此時蘇少起出鏢在外,此時就算長上翅膀也趕不及回來了。
不過……蘇鏢頭笑眯眯的視線落在剛剛回家的女兒身上。峨眉劍法冠絕天下,女兒能夠出師,還能差到哪裏去?以自己的經驗再加上女兒的武功,一切就完美了啊。
於是,才到家不久的末兒連包袱都不用打開,重新背上準備出發。後堂,蘇夫人不太高興地拉拉丈夫的袖子,“我約了張媒婆明天來家裏喝茶,你好歹等明天再走。”
“嗐,等我送了這趟鏢,攀上杜家這門關係,咱們鏢局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張媒婆給末兒說的相公可就不上什麼開茶葉店的了,咱們末兒一定能嫁個秀才!”
這話說得蘇夫人眼睛一亮。話說兒子從小學武也就算了,兒子嘛,畢竟要挑起將來的家業,可女兒居然三歲就被送進了深山,蘇夫人真是一千一萬個不願意,十幾年來不知為這個拌過多少嘴。蘇夫人想的也沒錯,姑娘家十五歲成年,搶手些的早就有人家了,末兒十八歲才下山,女兒家的青春何其珍貴,怎能就這樣斷送在深山古廟裏?街頭布莊的胖婆娘安慰自家那個十九歲還沒出嫁的老閨女時,已經不止一次提起過“蘇家還有一個呢,隻怕比你還晚”,又說,“尼姑堆裏長大的,不就是個小尼姑,還想嫁人?”氣得蘇夫人暗暗吐血數升,立誓一定要讓女兒嫁得風風光光,從接到女兒書信的那天起就開始頻繁約見張媒婆,到今天末兒踏進家門,張媒婆那裏已經排出了一長條的名單。
但蘇家鏢局生意一般,名單上的人不是街上一起開店做生意的,就是城郊的鄉紳,雖說地是有幾畝,但畢竟還是鄉下人。蘇夫人也不是沒有遺憾。恰好末兒像是被福星照著進門的,她前腳回家,杜家托鏢的人後腳就到了。連皇帝的丈人家都來托鏢,這筆買賣真的做成了,蘇家鏢頭那可真要聲名大振,末兒一定能嫁個讀書人,將來丈夫當官,末兒說不定還能做誥命夫人呢。
蘇夫人喜滋滋地幻想著,喜滋滋地送父女倆出門,然後再喜滋滋地打開這些年一點一點給末兒準備的嫁妝箱子。嫁衣是大紅軟緞,料子極好的,不過繡花似乎不夠精致,書香人家眼光必定要高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