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什麼叫偷風不偷雨啊?”
張小花不舍得花錢雇車,祖孫兩個就得走著去,棒梗身上有傷,走了不一會兒就嚷嚷著渾身不得勁兒,非要坐三輪車,張小花為了省錢,就講了一些老年間聽來的故事給孫子聽,棒梗不喜歡別的,就願意聽燕子李三傳奇,而且對其中一些故事細節十分的著迷,纏著奶奶非讓講清楚,張小花也是無奈,用手抹挲著棒梗的頭頂,
“你說說你,也不知這是隨了誰了,怎麼天生就喜歡這一套!
奶奶給你講講,你聽聽解悶也就行了,可千萬不敢再像從前啊!
要說偷風不偷雨啊,那也是有講究的,你想啊,要是趕上大風天去偷東西,一旦不小心留下點手印腳印什麼的,必定會被風給刮沒了,查案的人就是再厲害,也無從下手不是!”
原來如此,棒梗不禁恍然大悟,還學會了舉一反三,當下樂得倆手一拍,
“奶奶,我懂了,不偷雨的意思就是說,下雨天不要去偷東西,因為身上被雨淋濕了,去哪兒都會留下手印腳印!”
大孫子在偷盜方麵竟有如此天賦,張小花也不知該高興還是上火,這時棒梗又問,
“奶奶,聽您剛才說,許大茂他姥爺是個臭拉洋車的,要是那樣的話,他們換給咱家的房子不得挺破的啊?!”
張小花聽了有些詫異,孫子怎麼突然間開了竅,忙問他是怎麼猜到的,誰知棒梗伸手一指,
“那還用猜嘛,前麵門牌上標的清清楚楚,香河園73號,您那房本上的地址就是這個,錯不了!”
難不成許大茂說的竟然是真的!!!
張小花走近了仔細一瞧,整個人都懵了,趕忙掏出房證瞧了又瞧,再抬頭一看門牌,沒錯啊,雖說不識字,好歹還認識那幾個數目字,可這也太破了點兒吧,透過那兩扇虛掩著的破門,映入眼簾的不僅是個大雜院,還是個挺破的大雜院,裏麵也不知住著幾戶人家,反正哪家門口都堆著不少破爛東西,什麼蜂窩煤破水缸爐筒子爛家具等等,僅有的一條過道本來就不寬,現在更是被為成了羊腸小道,這就夠熱鬧了吧,各家的牆上都釘了橛子,橫三豎四地拉著好幾條晾衣服的鐵絲,一看這院裏的人就不好相處,要不然也用不上這麼多晾衣繩啊!
張小花活了半輩子,一直都是市井小民,在四合院裏的時候,街坊四鄰雖然麵和心不和,好歹還有人幫襯著,現在到了新地界,自然什麼都得從新開始,實在忍不住,隻能在心裏叫了一聲慘——可惜了那四合院,可惜了我那青磚綠瓦房,往後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好在多少也經過見過些世麵,張小花穩住了心神,伸手推開街門,領著棒梗就往裏走,都這個時候了,再說後悔也沒什麼用,還不如看看情況再說。
就四九城而言,民間傳統建築多數中規中矩,譬如四合院,也別管是幾進的,基本樣式都差不多,隻要叫個四合院,過去一定是日子過得非常不錯的人家,比四合院低一等的,那就是大雜院,比大雜院再低一等的,那就是排子房,至於樓房,在那個時代屬於高大上,要是沒有點兒資曆背景什麼的,尋常根本就排不上號。
祖孫倆剛進院子,正趕上院裏有個中年婦女在晾衣服,看到倆生麵孔不聲不響走了進來,難免有些不悅,甩了甩手上的水珠,一臉警惕的問,
“哎,你們這是要找誰啊,怎麼不吱聲就愣往院裏闖?”
張小花初來乍到,還不熟悉情況,雖然心裏不樂意,卻也不想剛來就開戰,隻能強做出一個笑臉來,
“大妹子,
我們跟別人換了這裏的房子,往後啊,咱們就是鄰居了,還得勞駕您多照應呐!?”
那女人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湊過去仔細一聊,當得知賈家很快就要搬進來時,不由得變了臉色,再上下打量了一番,就小聲提醒起來,
“老姐姐,我這人性子直,咱們哪兒說哪兒了,您千萬別多心!
要說您家那房子,在咱們院那就是頂好的房子了,兩間房子是坐北朝南,位置好又向陽,隻不過您怎麼才來啊,您要是再晚點來,那房子姓什麼還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