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 / 3)

導滯湯 痢疾初起,必下,此方視大小承氣最穩當。

黃芩(酒炒) 黃連(薑汁炒) 當歸 赤芍(炒) 枳殼(麩炒) 檳榔(各一錢) 木香(五分) 大黃(小者二三錢,大人六錢,酒擺過,曬幹候用)水鍾半,煎三滾,入大黃再煎一滾,置水中候冷,再上火頓熱服。渣再煎服效。

加味胃苓湯 內傷生冷之食,外感暑濕之氣,肚腹 痛,裏急後重,一切痢疾泄瀉,脾胃不和,並效。

豬苓 澤瀉 白術 茯苓 蒼術(炒) 濃樸(製) 陳皮(各一錢) 甘草(五分) 枳殼 檳榔 黃連 薑汁(炒) 黃芩(七分) 木香 官桂(各三分)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夏月加香薷、扁豆,去官桂;腹痛甚加生薑、雨茶;久瀉加訶子、肉果;久痢加烏梅、粟殼,便血加槐花、荊芥、當歸;小便不利加木通、滑石;口渴加幹葛、麥冬、五味,去桂。

調中湯 治症同前。

黃連(薑汁炒) 黃芩(酒炒。各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 白芍(酒炒) 檳榔(各八分) 水香(三分)生薑五片,雨茶一撮,水煎。

加味調中湯,有蒼術、白術、滑石、生地。

胃風湯 治風冷乘虛客於腸胃,腹痛腸鳴,水穀不化,下注豆汁,或下瘀血。

人參 白術 當歸 川芎 茯苓 芍藥 羌活 防風(各等分) 官桂(少)粟米一撮,水煎。

神效散 下痢赤白,裏急後重,肚腹 痛,不拘新久,並效。

蒼術(一錢) 濃樸 陳皮(各七分) 甘草(五分) 當歸 川芎(各七分) 黃連(一錢五分) 枳殼 升麻(各六分) 木香(三分) 白芍(一錢) 人參(五分)烏梅一個,黑棗二枚,水煎。

真人養髒湯 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臍腹攪痛,裏急後重,瀉痢已久。

人參 白術(炒) 當歸 芍藥(炒) 訶子 肉蔻(煨) 甘草 粟殼(蜜炒。各八分) 肉桂 木香(各三分)生薑三片,水煎。手足厥冷加附子。

解毒香薷飲 治暑毒,下痢純血,身熱口渴,心煩麵赤,臍腹 痛,裏急後重,小便赤澀。

黃芩 黃連 黃柏(各一錢) 香薷(二錢) 濃樸 扁豆(炒研。各八分)水煎服。大人酒毒便血,加當歸 阿膠(蛤粉炒。各一錢)三黃熟艾湯 本方加祁艾(一錢醋炒)生熟飲 治痢日久,肚腹絞痛,裏急後重,日夜無度。

粟殼(四個) 陳皮(二片) 甘草(一寸,兩破) 烏梅(二個) 黑棗(二個) 生薑(二片) 木香(一錢,分二塊) 訶子(二個) 黑豆(六十粒) 黃 (二寸) 白術(二塊) 當歸(二寸,兩破)俱要半生半熟,不用銼碎,水二碗,煎一碗,徐徐服。此方按君臣佐使,調陰陽,和脾胃,順益三焦,安調五髒。

日久泄痢,無不神效,不可忽之。

五聖散 治一切瀉痢日久,諸藥不效,懨懨欲絕,可轉危就安。

烏梅(七個,捶碎) 黑棗(七個,搗) 粟殼(七個,蜜炙) 甘草(七寸,炙) 蓮肉(七粒,搗)生薑七片,雨茶七分,水煎,露一宿。天明頓溫,徐徐服。酒煎尤妙。小兒分二日服。

香連丸 治一切瀉痢,肚腹不和,胸膈痞悶,氣痛,並效。

黃連(淨,一斤,吳茱萸四兩,同炒) 肉豆蔻(二兩,麵煨) 木香(二兩) 茅術(六兩,炒) 濃樸(三兩,薑汁炒) 陳皮(四兩) 甘草(一兩五錢)為末,醋糊為丸,量大小,米湯、醋湯,隨意服。

驚粟丸 治症同前。未經行過不可用。

粟殼(四而,醋炒) 青皮 陳皮 當歸 訶子 白芍(各二兩) 甘草 木香 幹薑(各一兩)為末,煉蜜為○大。每服一丸,蜜湯磨化,頓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