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五分) 茯苓 白鮮皮 遠誌(肉) 菖蒲 犀角(鎊) 麥冬(各一錢) 石膏(二錢) 山梔(七分)甘草(三分)生薑一片、燈心二十寸,水煎。痰甚,加膽星、半夏;睡不寧,加酸棗仁;口渴,加花粉、五味、肺熱,加黃芩;咳嗽,加杏仁、貝母;心經熱,加黃連;肝經,加小柴胡、龍膽草。
神應丸 治一切驚癇,久服除根。
蛇含石(火 醋淬七次) 磁石 石綠 朱砂 粉霜(各一兩) 石燕子(二個,火 醋淬七次) 雄黃 牛黃 輕粉(各五錢) 麝香(二錢)為末,甘草膏為丸,芡實大,薄荷湯化下。
牛黃涼膈丸 治驚癇心肺壯熱。
玄明粉(五錢) 石膏(一兩) 甘草(三錢) 膽星(二錢) 牛黃(五分) 紫石英(一兩) 寒水石(一兩)麝香(三分) 冰片(一分)為末,煉蜜丸,麻子大,竹葉、燈心湯下。
神烏散 治暗風。暗風者即癇症也,猶言病在內,人不得而知,舉發無常也。日服三次,此方極效。
臘月烏鴉一個全 半兩朱砂口內填麻繩紮嘴安瓶內 鹽泥固濟火中安黃昏上火天明住 取出篩羅為末研每服一錢麝酒下 服之十日病安痊又方神烏散 治症同前。亦治疝氣,大小俱效。
黑老鴉(一個) 胡桃(七個) 蒼耳子心(七個)俱入瓦瓶內,鹽泥固濟,炭火 ,煙盡為度,取出研細,每服一錢,空心酒調下。疝氣偏墜者,加新孩兒胎衣一付同根據上法,蔥椒熱酒調下。
啄木鳥散 治多年癇病。
石膏(二兩, ) 鐵粉(一兩,漿水半升煮幹) 朱砂(二錢) 附子(一兩,炮) 麝香(一分) 冰片(二分) 臘月啄木鳥一個(用瓦罐一個,將荊芥穗鋪底一寸濃,再荊芥一寸蓋鳥上,入酒三斤,傾入罐中,鹽泥固口,炭火,酒幹青煙出為度,去荊芥用鳥)各碾為細末,次入麝、片, 勻。每服一錢,溫酒送下。能飲再飲一二杯,便睡少時,再服一服。過一二日再服,不過十服除根。屢用屢驗秘之。
碧雲散 治痰涎壅盛。
石綠(四錢) 輕粉(一錢)共為末,每服三五分,薄荷湯下。
單方 銅青醋丸(桐子大,每服三四丸,薄荷湯下,須臾,痰涎如膠,湧出拽去。)附諸驚癇症灸法 艾炷如小麥大,過大傷肉。
臍風撮口,治驚風並效。
然穀穴(在內踝前大骨陷中。灸三壯) 百會穴(在頂後中央旋毛中。灸三壯)急慢諸驚,風癇並效。
兩乳黑肉上(男左女右。灸三壯) 發際穴 印堂穴 囟會穴(各三壯) 手足大拇指當甲角(兩手指紮一處,騎縫灸之。男近左,女近右。先灸足,後灸手。三壯)驚癇尺澤穴(在肘橫紋動脈處。灸三壯,或七壯) 長強穴(在脊 端。灸三壯) 神庭穴(入發際三分。灸三壯)已前諸方並灸法,俱經驗得效者。
中風論
(附破傷風 雞爪風)小兒中風之症,比大人亦同。小兒氣血柔弱,肌肉脆薄,若寒溫失度,膚腠乘虛為風邪所中。四肢僵直,口張氣急,痰涎壅盛,雖與驚癇相似,然發而時醒,身軟者,癇也;腰背反折而不醒者,中風之症也。岐伯曰∶風為百病之長。大法四症∶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二曰風排身無痛楚,四肢不收;三曰風懿奄忽不知人;四曰風痹周身麻木,此其大概也。
凡言中者,乃卒然而中於風也,中於腑者可治;中於髒者難治。其症∶發豎、吐沫、汗出如珠、遺尿失禁、麵赤如斑、頭麵青黑,皆為不治之症。更看人中左右上下,白者可治;一黑一赤者死。又有破傷風一症,其候與中風無異,治法頗同。外用敷藥,內用解表,驅風、化痰之劑。又有傷寒失於汗、下,變生此症。角弓反張、四肢螈 、身體僵直,名曰病。無汗為剛 ;有汗為柔 。亦類中風,詳見傷寒門。先用生薑擦牙開口,方可用藥。
救急稀涎散 治中風、中惡、破傷風、 病並效。
晉礬(光明者,一錢) 豬牙皂角(一條)共為末,每服三五分,溫水調下。
烏藥順氣散 治小兒一切風症,攻注四肢、遍身頑麻,口眼 斜,語言謇澀。此藥 通氣道,先服甚效。
麻黃 烏藥 陳皮 白僵蠶 川芎 白芷 甘草 桔梗(各八分) 枳殼(六分) 幹薑(三分)生薑三片,水煎,天寒加附子(五分)小續命湯 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中氣虛自病也。此二方治中風四症甚捷。若小兒之風症,由父母不謹,或睡於壁風之處,或痧痘見風大早,中氣虛,風邪易入而成此症,或成厲風而不能治者。其中有三∶中血脈則口眼 斜;中腑則四肢不舉;中髒則不可治矣。男婦嬰童,並曆奇效。
麻黃 人參 黃芩 芍藥 甘草 杏仁 防風 防己(各一錢) 肉桂 附子(各三分)生薑三片,水煎。無汗惡寒,倍麻黃、杏仁、防風;有汗惡風,加桂枝、杏仁、白術;手足牽引,加天麻、鉤藤、僵蠶;身熱煩燥,加石膏、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