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胎衣秘法(出子母秘錄,兒難養者,用之永吉。)小兒衣胞,用清水洗淨,再用酒洗,入大豆、小豆各一合,將罐盛貯;次取城門土、市門土、獄門土、蔥園土、韭園土各一合,重覆上;再用五色綢,各一尺五寸,重係罐口,上用鐵板一尺二寸,將淨墨塗遍,用朱砂書雲∶大豆某胡去無辜,小豆曆曆去子癖,城門土見公卿,市門土足下行,獄門土避盜兵,蔥韭土剪複生,與兒青,令兒壽命得長生;與兒赤,令兒身命皆清吉;與兒白,令兒壽祿皆千百;與兒皂,令兒長壽不衰老;與兒黃,令兒清吉去百殃。急急如律令。鐵券置罐上,埋土入深三尺,此法試已有驗,宜按行之。
剃胎頭 寅醜日吉,丁未日凶。
加味歸芎湯 新產二三日服之,去瘀生新,且無兒枕痛之苦。
當歸(五錢) 川芎(二錢) 山楂(三錢)水二甌,煎甌半,加赤砂糖十數茶匙服。
湧泉散 治婦新產乳少,或惱怒動氣、或因久病鬱結無乳者,並宜服之。穿山甲(五錢用前胸脅者蛤粉炒) 肉豆蔻(三錢) 胡桃肉(一兩去皮) 芝麻(一兩炒同胡桃研如泥)共搗成膏,每服三錢,好酒調下,合麵睡一時,辰用豬蹄湯催之。又用油木梳雙手梳乳千遍,乳行即止。未效,隔日再用。乳脹,麥芽(炒)煎湯服。
噤口撮口臍風論
初生噤口、撮口、臍風證,雖有三,其病一也。噤口者,眼閉口噤,啼聲漸少,舌上聚如粟米狀,舌強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俱通。蓋由胎中感受熱毒,流於心脾,故形見於喉舌間也;生下時,複為風邪擊搏,肚腹脹滿,青筋四布,至百二十日,見此名犯風禁,一曰胎驚,根據法調護,防於未然,則免此症。撮口者,麵目黃色,氣息喘急,唇青口撮,啼聲不出。蓋由胎氣夾熱,兼風邪入臍,流於心脾二經,故令舌強唇青,撮口皺麵,飲乳有妨。若口出白沫,四肢厥冷,不可救矣。臍風者,斷臍之後,為水濕風冷所乘,風濕之氣入於臍,亦流於心脾,遂令腹脹臍腫,身體僵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則發為風搐;若唇青口撮,臍邊青黑,是為內搐,不治;爪甲黑者,不治。其或熱在胸膈,伸引努氣,亦令臍腫,用藥 利則愈。三症受病之源,非一朝一夕之故。在胎中其母憂思驚恐,不守禁忌,恣食辛奎毒物,生下又為客風所吹,裏外氣鬱壅囗不通而生此症。千金雲∶小兒始生,其氣尚瓷,若有患,急須下之;若不即下,咚生大疾則難療矣。下之一字,非有餘之實下,不過用藥 通熱毒耳。七日之內,得此症,生者百無二三。遇此症者,看牙齦上,有小泡如粟米大,以帛裹指醮溫水,擦破則開口便安,不須服藥,此亦良法。又有牙齦上下有白色豆大許,便以指甲當中掐之,自外達內,微有血出不妨,或用針挑破,內有白星,抹去則安。以上諸方並效。選而用之。
定風膏 治臍風撮口,一切驚癇並效。
南星(二錢) 僵蠶(二錢) 白附子 牙硝 天麻 全蠍 五靈脂 辰砂(各一錢) 硼砂(六分) 輕粉(五分) 蜈蚣(一條赤足者炙) 巴豆(二分去油) 麝香(一分) 冰片(一分)各取淨末,糊丸芡實大,每用半丸,生薑、薄荷湯下。
蠍蛇餅子 治症同前。
赤足蜈蚣(一條炙) 蠍梢(炙) 白花蛇(酒浸去骨) 朱砂 膽星 僵蠶(各五錢) 麝香(三分)各為淨末,乳細酒糊為丸,捏作餅子,每餅四分重,薄荷湯化下。
牛黃散 治症同前,此方甚效。
牛黃(一分) 珍珠(一分) 蜈蚣(一分炙) 冰片(一厘)為末,老母豬乳汁調下。一方有僵蠶(二分)。
蜈蚣散 治臍風撮口,牙齦白點,掐破,此藥擦之。
蜈蚣(一條炙去嘴足) 麝香(少許)為末擦牙齦,用少許薑湯調下亦可。
獨聖散 治症同前。
全蠍(七個取中段烤幹) 麝香(少許)為末,老母豬乳調下。
回生膏 治臍風撮口,腹脹青筋,口不吮乳。
大田螺(二個) 蘿卜子 蔥白 生地 生薑(各二錢)同搗爛,敷臍並四圍,少頃有屁,大小便通利即活螺麝膏 治症同前,肚腹腫脹如石。
大田螺(三個) 麝香(一分)同搗爛罨臍上,須臾再易,腫痛立消。
灸法 治臍風撮口。
承漿穴(在下唇宛宛中。) 頰車穴(在耳稚下。) 各灸三壯。
胎毒論
凡婦懷孕,宜清心遠欲,飲食宜淡,忌煎炒辛辣濃味,並飛禽走獸之肉俱不可食。行正語正,保養胎元,生子必聰明、端正無疾而多壽。若少年之婦,不守禁戒,辛辣炙爆食為泛常,房圍恣欲,而無禁忌,行坐偏斜,生子必蠢。故多疾而夭。又有懷孕,而受驚恐,或登山入廟,見神禮佛,心生恐怖,胎即受之,生下故有胎驚之症。或暑月耽胎,冬月擁爐,胎中內蘊熱毒,所以生下而生重舌、木舌、鵝口、疳瘡、繭唇、並諸風瘡、疥癬、赤遊丹毒種種胎毒,皆母不潔故也。淫乳乳兒腹生痞塊。房中喜用春方熱藥者、並父母生過楊梅瘡並諸毒瘡者,其毒尤甚,生子必夭。宜早解毒之藥,庶免痘痧之患。胎毒難以枚舉,以下諸方皆治胎毒之良劑,選而用之無有不效。凡治胎毒,必求其本則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