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修行在於淡定。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我們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有過快樂,也有過痛苦;有過狂風暴雨的摧殘,也有過豔陽高照的沐浴。麵對這些,我們無須大喜,也不必大悲,因為這本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需要用一種淡定的心態去麵對。張幼儀一直都很平和,以至於一開始徐誌摩和他的家人都以為她會是個逆來順受的媳婦。其實,淡定不是順從,是一種堅強而不露聲色的隱忍,是一種沉默的韜光養晦,它厚積薄發後是會發生裂變的。
人生之修行在於超脫。張幼儀不是一開始就這麼理性的。去德國後,她才明白為什麼自己沒有裹起小腳,卻被丈夫嫌棄,是因為她的思想還是舊社會的,她從來不曾懷疑老祖宗的那些陳舊落伍的東西。現在我們所處的世界,車水馬龍、霓虹閃爍、香車美女、別墅洋樓、魚翅燕窩、鮑魚熊掌,在這樣一個充滿誘惑的時代,麵對這一切,人們便不由自主地浮躁起來。似乎我們什麼都想得到,似乎這些在我們心中都是最美的。那我們的心靈呢?我們應該讓它安靜下來,還它美麗,因為隻有拭去心靈深處的浮躁,才能找到幸福和快樂。
人生之修行在於感恩。張幼儀在後來徐誌摩跟陸小曼結婚後,接濟過好幾次捉襟見肘的小曼。一次她補倉陸小曼的股票1300元,徐誌摩一直到死去都沒有還清這筆賬,其實他欠她的又何止這些。所有的付出,是因為她感恩在德國期間,哪怕是中國戰亂,徐家經濟困難,徐父並沒有短缺她在德國的開銷。感恩,會讓生活沒有殘缺。
修行有很多內容,特別是今天,麵對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人們比任何時候都要經受更多的誘惑。如果不能有一個正確的是非標準,不能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隨時有可能成為欲望的奴隸,從而在人海中迷失自己。因此,每天每時,我們都要記住:我們是在進行一場修行。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我們每個人既是自己人生的導演,也是一生的主角,而如何以自己為主角,導演一部精彩的人生之劇,關鍵在於各自的修行。
回顧張幼儀的一生,完滿充實,沉甸甸。其實她的出場並沒有多麼華麗,她不如林徽因顯赫,也沒有陸小曼奢靡,但是她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像是踏上了一條修行之路,這也是一條通往張幼儀內心最深遠處的道路。而在這條道路的盡頭,可以找到那種智慧,這種智慧能夠讓我們了解生命的真諦,使我們的生命達成充滿喜悅的圓滿狀態。
人生短短幾十年,在宇宙中不過滄海一粟。生命沒有那麼長,愛情也不是生命的全部,所以沒有必要把情愛看得那麼重,有時候若是真的沒有緣分,那就像張幼儀一樣看開來,放下去,把生命的時光用在值得的事情上,也許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即使沒有那麼好的運氣遇到願意為自己埋單的男人,但隻要自己不放棄,人生就不會荒涼成一攤泡沫。
最後,祝福每個在塵世間食人間煙火的愛人,從明天起,麵朝大海,春暖花開,做個幸福的人,能夠祈福到凡夫塵世應該擁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