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金融市場中最重要的變量之一,利率的變化對整個金融市場乃至整個經濟生活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因為管製利率在經濟金融領域中所具有的優勢逐漸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消失,所以利率自由化的呼聲逐漸高過了利率管製政策的辯駁。利率應由市場力量來決定,已逐漸成為當今經濟生活中的一個共識!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及相關的對外開放承諾的逐步履行,利率市場化也從學者們爭論的文章中走進了貨幣管理當局的日程表。目前,利率市場化正在作為金融領域漸進式改革中的重頭戲在中國大地上演。隨著市場力量對利率的決定作用日漸表現出來,由此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正在對計劃經濟模式轉型而來的國有商業銀行和新興的各股份製商業銀行產生巨大的影響,並深刻地改變著商業銀行的生存環境和行為準則。因此,深入研究利率市場化進程中風險管理問題,不僅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更是商業銀行謀求生存與發展的現實訴求。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本書對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進行探討。

本書以利率市場化改革為研究背景,以利率形成機製的演變與利率變化模式的動態發展為主線,從商業銀行的視角,探討利率風險管理方法的發展曆史和現實狀況,通過對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規律探討及發展曆程的分析,力圖找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某些規律,以便為今後的發展路徑作指導。這樣的發展路徑必定會對利率的期限結構和風險結構產生獨特的影響。利率的變化,尤其是未預期到的利率變化,使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暴露在利率風險之中。因此,對利率變化規律的深入研究是進行利率風險管理的前提和基礎。所以,我們對利率的期限結構和風險結構理論進行回顧,並就中國的情形進行了實證研究。在對利率的變化規律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當前利率市場化進程的特點,考察利率對商業銀行資產的影響。具體而言,就是用所得到的利率基本信息來考察商業銀行的貸款定價問題,並將貸款的風險因素和貸款中的隱含期權納入貸款利率定價模型中,進而考察利率市場化進程的逐步推進對商業銀行的投資融資行為的影響。最後探討如何將價差期權的思想運用到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中,從另一視角探討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

本書分為九章,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對利率風險管理的理論回顧和對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實踐的回顧,展示中國利率風險管理的背景。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回顧利率期限結構的有關理論、模型和利率的風險結構,並就中國的情形進行實證研究,為利率風險管理做好基礎工作。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到第八章,具體探討了在利率市場化逐步推進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的具體實施和應用。首先是研究商業銀行最主要的資產——貸款的定價及風險管理問題,其次是從商業銀行的整個投資融資業務的角度去探討利率市場化的影響,最後是借助金融工程的思想來探討利率風險的管理。第九章是對整個文章的一個簡短總結。

在第一章導論部分對選題和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創新點簡單概括之後,第二章探討了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曆史與現實。首先對當前商業銀行身處的複雜多變的金融環境進行了分析,政府為應對金融環境的變化而解除對利率的管製,導致利率風險凸顯,使得商業銀行進行利率風險管理成為必要。接著回顧了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的度量模型,利率風險的現代管理工具以及中國的利率風險管理的現狀,指出隨著中國利率市場化的漸進性改革,利率風險將成為商業銀行日常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章回顧了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逐步推進的過程,探討了改革路徑選擇背後的邏輯,改革曆程中所體現的特點,力圖對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路徑選擇給出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進而對未來改革之路的發展演變進行了展望,指出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仍將是政府主導下的有次序的改革,而改革的速度則取決於經濟的承受能力以及成本收益的權衡,不排除在適當時機可能會采取果斷的最後一跳。

第四章探討了利率期限結構,首先對利率期限結構的理論進行回顧,其次是對表征利率期限結構的收益率曲線的構造方法進行梳理,並針對利率期限結構所揭示的宏觀經濟變量的信息,對現有文獻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回顧。在此基礎上,根據中國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現狀,對中國的利率期限結構進行實證研究。實證結果表明中國的利率期限結構基本上是和主流觀點一致的。利率具有正的期限溢價,由於市場分割,交易所國債市場和銀行間市場的利率存在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