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來論一論韓非子最傑出的名篇之一,也是老夫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韓非子·說難》。“魏夫子雖然仍在壯年,但是看著這幫十幾歲青春洋溢,朝氣蓬勃的少女和少年,總感覺自己老了。
”有誰願意先給我們先講一講本篇講了些什麼?“ 魏夫子問。
”魏夫子,我可以嗎?“ 小孟薑自薦。
”甚好,那就請靈均為我們講一講《說難》。“
“韓非子分析,遊說君主最難的地方,不在於才智,口才,和直抒諫言,而是在於要揣摩君主的心思,是不是與我們要遊說的內容和說法相吻合。”
“君主想要追求美名的,我們不能用厚利去說服他,君主想要追求厚利的,不能用美名去說服他。”
“君主暗地追求厚利而表麵追求美名的,用美名向他進說,他就會表麵上錄用而實際上疏遠進說者;用厚利向他進說,他就會暗地采納進說者的主張而表麵疏遠進說者。”
“韓非子詳談了遊說中的七‘危’和八‘難’。 ”
“有哪七種危險呢?”君臨問。
小孟薑侃侃而談:“談話中無意說中君主心中想隱匿的事,此為第一危。”
“君主表麵做一件事,內心卻想借此完成別的事,遊說者卻道明君主的意圖, 正如我們所知的,鄭武公想侵略胡國,為了麻痹護國,嫁女兒嫁給胡君。關其思道破鄭武公的心思,結果被殺。此為第二危。”
“遊說者為君主謀劃的事情雖符合君主心意卻被聰明人從外部的一些跡象猜了出來,從而泄露了秘密,君主一定認為是遊說者泄露的,此乃第三危。”
“故不可泄露君主心中的秘密,對待君主的心思須謹言而慎行。”
“再者,不可交淺而言深。君主恩澤未厚,進說者談論卻盡其所知,如果主張得以實行並獲得成功,功德就會被君主忘記;主張建議不適應情況而遭到失敗,就會被君主懷疑,此為第四危。”
“君主有過錯,進說者倡言禮義來挑他的毛病,此為第五危。”
“君主有時計謀得當而想自以為功,進說者同樣知道此計,此為第六危。”
“勉強君主去做他不能做的事,強迫君主停止他不願意停止的事,此乃第七危。”
”那有哪八難呢?“君臨越聽越覺得有意思。
小孟薑解說道:“ 遊說者如果和君主議論大臣,就被認為是想離間君臣關係,此為第一難。
和君主談論近侍小臣,就被認為是想賣弄身價,此為第二難。
談論君主喜愛的人,就被認為是拉關係,此為第三難。
談論君主憎惡的人,就被認為是搞試探,此為第四難。
說話直截了當,就被認為是不聰明而笨拙,此為第五難。
談話瑣碎詳盡,就被認為是囉嗦而冗長,此為第六難。
簡略陳述意見,就被認為是怯懦而不敢盡言,此為第七難。
謀事空泛放任,就被認為是粗野而不懂禮貌,此為第八難。”
君臨好奇的問:”那進言者該如何做,才能使自己的建議被采納呢?“
小孟薑根據從書中理解的內容解釋說:“當君主有迫切要求時,遊說者一定要指明這是合乎公義的,而鼓勵君主去做。”
“當君主有卑鄙的念頭, 卻不能克製自己時, 遊說的人就應該替君主把這種卑鄙的念頭粉飾成是美好的, 而抱怨他不去。”
“當君主有過高的企求, 而實際上不可能達到時, 遊說者就應該給君主舉出此事的缺點, 揭示它的壞處, 進而稱讚君主不去做。”
“當君主誇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時, 遊說者就應該給君主舉出類同的情況, 多給他提供依據, 使他從我們的依據中借用說法,而我們假裝不知道,這樣來幫助他自誇才智。”
“遊說者想要進諫保全君主私利的話, 就必須用美好的名義來闡明它, 暗示這件事是符合君主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