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回-幽冥地府(1 / 2)

太宗皇帝把魏人曹留在偏殿對弈。其實這人生就像棋局。此時,太宗皇帝手裏的棋子是顆棋子,那太宗皇帝何嚐不是觀音姐姐手裏的棋子。坐在太宗皇帝對麵的魏人曹更是棋子中的棋子。可這作棋子總比不作棋子強,作不成棋子的,就被人從棋盤上摘了,丟在棋碗裏了,隻能等著下一局的對弈了,比如那涇河老龍。

君臣兩個對弈此棋,正下到午時三刻,一盤殘局未終,魏征忽然踏伏在案邊,鼾鼾盹睡。【原文】太宗皇帝還以為這魏人曹操勞過度了,就任他睡著。也對,這魏人曹是操勞過度,陽間當宰相,陰司人曹官,背地裏還扮演著雙料間諜,多累啊。魏人曹這一睡啊,夢斬了涇河老龍。太宗皇帝以為把魏人曹留在身邊就能救涇河老龍了,沒想到魏人曹是玩夢幻西遊的。這魏人曹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啊,你殺了涇河老龍就殺了吧,幹嗎還要把龍頭從天上拋下來呢?這自古被砍頭的龍也不在少數,沒見哪個龍頭被從天拋到皇宮裏來吧?這太宗皇帝也是號稱真龍天子的啊,看到血淋淋的龍頭能不心驚膽戰嗎?魏人曹這是故意嚇太宗皇帝一下,好讓那涇河老龍夢中向太宗皇帝索命之時,更顯得真實,更加驚悚。這樣才能達到嚇殺太宗皇帝的效果。魏人曹這心偏啊,在陰司裏不過是個芝麻大的小官,還幹的勁兒勁兒的,不惜陷害這位對他有知遇之恩的陽間主公。太宗皇帝一看這涇河老龍沒救成,隻能強打精神命人將龍頭懸掛市曹,曉諭長安黎庶。這太宗皇帝被嚇著了。

大家都是龍,涇河老龍伸首一刀,太宗皇帝更是物傷其類,想那夢中之龍,哭啼啼哀告求生,豈知無常,難免此患。結果當晚那涇河老龍的鬼魂就來找太宗皇帝索命了。當然,我前麵說了,這老龍按說找不到太宗皇帝頭上來的,因為不是太宗皇帝讓你犯的天條啊,自己犯了天條被玉帝爺一刀剮了,怨誰啊?可世道就是這麼不講理。但這涇河老龍想不來找太宗皇帝索命都不行,畢竟他現在是靈在陰司,魂陷囹圄啊。人家讓他幹什麼,他就得幹什麼,不然投胎轉世這個事情就困難了。

這沒頭的涇河老龍撐著血淋淋的脖子,手裏麵提著自己的腦袋,來找太宗皇帝索命。這是要把太宗皇帝往死裏整啊。這老龍扯住太宗,再三嚷鬧不放,太宗箝口難言,隻掙得汗流遍體。【原文】正在危急關頭,觀音姐姐出場了。她來幹嗎呢?她來裝好人了。夜聞鬼泣神號,特來喝退業龍,救脫皇帝。所以啊,這裏給大家一個教訓,出手救你的,還真不一定是恩人。太宗皇帝就這樣被嚇出病了,而且是時日無多了。

太宗皇帝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就把群臣叫到跟前了,“賢卿,寡人十九歲領兵,南征北伐,東擋西除,苦曆數載,更不曾見半點邪崇,今日卻反見鬼。”【原文】通過這段話,知道這太宗皇帝也不是善類了吧?所以這觀音姐姐才弄出這麼高深的手段來。這要是弄輕了,太宗皇帝都不當回事兒。太宗皇帝的手下也不弱啊,尉遲公道:“創立江山,殺人無數,何怕鬼乎?”太宗道:“卿是不信。朕這寢宮門外,入夜就拋磚弄瓦,鬼魅呼號,著然難處。白日猶可,昏夜難禁。”【原文】也就是說,一個涇河老龍,是搞不定太宗皇帝的。怎麼辦呢?這觀音姐姐借題發揮,又調撥了些夜鬼專門來騷擾太宗皇帝。這太宗皇帝南征北伐,東擋西除都不曾遇到鬼,這遇到觀音姐姐了,就算遇到鬼了。

這夜裏不是鬧鬼嗎?尉遲公與秦叔寶就給太宗皇帝站上崗了,倒要看看這鬼還敢不敢來。鬼也是怕惡人啊,門神來了,鬼自然就不敢來鬧了。這觀音姐姐這個時候啊,也是挺難的,可別小看了這凡間的皇帝,也不是輕易就能擺得平的啊。那就出陰招吧,雖然鬼不敢來鬧了,但太宗皇帝的病情卻加重了。

太宗皇帝不忍這二將辛苦,就叫人畫了二將的肖像掛在門上,大概這樣也能嚇住惡鬼吧。結果,這鬼不敢在前門鬧事,又跑到後門來鬧了。徐茂公說了,“前門不安,是敬德、叔寶護衛;後門不安,該著魏征護衛。”【原文】列位看官,這魏人曹連龍都能屠,還怕個鬼嗎?忠臣啊,這主公都奄奄一息了,他都不曾站出來為主公保駕,這被徐茂公扯著耳朵了,才把人拎來。其實這鬧鬼啊,隻是個幌子,因為太宗皇帝不怕鬼。隻不過鬼在夜裏鬧得讓人不得安寧而已。鬧鬼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掩護觀音姐姐暗地裏下蠱,毒殺太宗皇帝。所以這鬼不鬧了,太宗皇帝身體卻更加沉重了。不行了,得托孤了。

這時,魏人曹來了,交給太宗皇帝一封多此一舉的走陰司後門兒的信。這信啊,是魏人曹向太宗皇帝邀功請好的,其實是想告訴太宗皇帝,你將來要是複生還陽啦,都是我魏人曹的功勞。其實有沒有這封信,觀音姐姐的棋還是要這麼下的,所以這封信純是多此一舉。

這太宗皇帝大行了,奔著陰曹地府就去了。這陽間的皇帝在陰間待遇也高啊,是判官級別的崔珪親自來接,而且來遲了,還望乞恕罪。在我們這書上,前邊還有誰來過地府啊?對嘍,正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孫悟空是被牛頭馬麵拿鏈子鎖來的,正常的地府待遇。崔珪接完了,又來了一對青衣童子,執幢幡寶蓋,高叫道:“閻王有請,有請。”我要是太宗皇帝啊,我心裏都安了。倆人要進城了,就見城上掛著大牌子----“幽冥地府鬼門關”;當年悟空來的時候上麵是三個字----“幽冥界”。怎麼回事兒?佛祖爺安天大會之後,玉帝爺用上佛祖爺了。這天上地下,也都見識到佛祖爺的威力了,自然那地藏王菩薩也不用老是客座教授了,現在挾著佛祖爺的威風,坐上地府老總的位置了。新官到任嘛,地府就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