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殺!——”鬼頭刀前指,數萬將士在三位黑甲黑馬的將領率領下,向大唐軍營蜂擁而去……
一黑甲黑馬的武將,鬼頭刀揮舞處,唐將身首異處……
又一黑甲黑馬的武將,畫天戟或挑或刺,唐將紛紛落馬……
又一黑甲黑馬的武將,左手鐵錘震飛唐將手中長槍,右手鐵錘前出,擊中唐將腦袋,唐將腦袋迸裂,腦漿飛濺……
一座城池,城頭上書大大的“唐”字的旗幟被降下來,升起一麵黑旗,上書一白色的、大大的“黑”字……
又一座城池,“唐”字旗被降下,升起一麵黑旗……
……
士卒的口號整齊而有力:
“唐軍主帥,
不會穿戴。
衛兵四個,
連拉帶拽。
快快上馬,
小命拿來。
主帥窩囊,
唐軍必敗!”
……
“呀——”一騎銀盔銀甲,風馳電掣。
一柄寶劍,閃著寒光,削掉黑甲將領的腦袋。
……
這是怎麼回事呢?
話還得從一首諷世詩說起——+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是我國唐代與李商隱齊名的、世稱“小李杜”中的“小杜”——杜牧的諷世詩篇《過華清宮絕句》,可謂膾炙人口,婦孺皆知。但世人僅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說壓根就沒想過“其二”。
啥“其一”?即這是一篇諷世詩篇。啥“其二”?“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為什麼“荔枝來”無人知呢?“一騎紅塵”即“八百裏加急”的“馬上飛遞”,飛遞的往往是緊急軍情!所以當時的人都沒有懷疑過那不過是給楊貴妃運荔枝而已。現在的讀者讀此詩時都這樣認為。
不過,各位看官,你們可曾想過這樣的問題:據史書記載,唐玄宗天寶初年,與大唐發生軍事衝突的往往來自大唐北方、東方或西方,如果八百裏加急是從北麵或西邊或東方而來,當時的人們沒有過疑惑,可以理解。但眾所周知,運給楊貴妃享用的荔枝產自大唐南方,八百裏加急理應由南至北,進入長安城,為什麼不僅沒有引起現在的讀者懷疑,也沒有引起當時的人們懷疑呢?
其間,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或者說隱藏著一個現在已不為人知的曆史過往。
欲詳其情,請看——
第一回唐玄宗點將
大唐國都長安。
更定時分,華清宮內。
唐玄宗正與楊貴妃翻雲覆雨……
唐玄宗氣喘籲籲,楊貴妃嬌.喘.連.連……
“皇上!皇上——”門外宦官輕聲叫道。
“吵嘛吵?不知道朕正忙著嗎?”唐玄宗不耐煩地喝道。
“國舅楊國忠求見。”門外宦官又輕聲道。
“這個楊國忠真會選時間,告訴他,朕休息了,有事明天再說。”唐玄宗道。
宦官還未回話,又有一位大臣和一位宦官氣喘籲籲地跑進宮來,拍起了門:“皇上!皇上!”
“啥事?說!”唐玄宗真的生氣了。
“皇上,八百裏加急!”聲音尖尖的,唐玄宗一聽就知道是高力士的聲音。
“哦,是高力士嗎?是不是米脂荔枝到了?”屋內傳來楊貴妃嬌滴滴的聲音。
“皇上,壞王國反唐!”聲音粗粗的,唐玄宗一聽就知道是楊國忠的聲音。
唐玄宗推開懷中的楊貴妃,“呼”地站起來,提褲穿衣,鞋也不穿,三步並作兩步,到了門邊,“嘩”地打開門。
床上楊貴妃“啊——”地叫了一聲,用絲被蓋住白嫩的嬌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