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璧當然知道王平安的意思,一樁大生意理所應當應考慮,如果王平安這時把利益大量讓出,那才奇怪。畢竟他們趙家,和王平安沒有什麼太深的交情,上次做了單藥材生意,他們還表現出了不信任,這可都是會給人留下不好印象的!
王平安又再明了一些事情,比如怎麼利用高價收藥,讓當地百姓明白“山漆”這種藥材可以換得金錢,從而開始尋找並挖掘,先把藥在哪裏找到;然後再逐步的降低收購價格,迫使百姓開始人工栽培三七,這樣便會形成穩定的貨源地,從而能夠大批收購三七,進入中原藥材市場,推廣普及。
盡管趙璧棋當的紈絝,但對於這些生意上的手段。還是有所了解的,甚至還提出幾條建議。王平安寫好書信,封**給趙璧,連同一枚三七,派人送回徐州,交給趙瑣。
這夜無話。第二清早,王平安早早起床,直奔留守府。一路之上,聽到不少百姓議論,的都是昨的閱兵,不過百姓們可不關心士兵操演,一季一次的操演他們都看膩了,他們議論的是誰治好了衛大將軍的眼睛,結果導致十萬軍民一起賭輸了錢!
王平安聽著好笑。衛振遠這手可真夠絕的。別人叫他淚娘子他一直忍著,直到最後一刻才爆發,結果便讓十萬軍民大輸,而全城百姓也都知道了,他再不是淚娘子,而是斤,狠爺們兒!
到了留守府。王平安請馮寧榮陪他去白馬寺,馮寧榮欣然應往,放下手中公務,親自陪著他去了白馬寺?
到白馬寺。便見念苦早就等在門外,身披大紅袈裟,而他的身後則站著合寺的僧侶,看來他們都在等著這激動人心的一刻!
進寺之後,儀式簡單,倒也沒有想象中的繁瑣。王平安在釋迦牟尼的像前,捧著《大藏經》,讀了念苦為他節選的一段,念苦又對他講了一些佛門中的典故。又為他取了法名,合寺僧侶接著齊聲誦讀佛經,便算禮成。
從此,王平安有了白馬寺俗家弟子的身份,這在唐朝是非常有利的一種身份,如果想取信家人,隻需出自己在佛門祖廷中受過佛祖的感召,那麼家人往往會相信他是個好人。當然,這裏指的是一般情況。
王平安手裏捧著念苦給他的一份度聯,心中好笑。怎麼俗家弟子也會有這個,他一直以為隻有正式出家的和尚才有呢。自己這個假和尚竟然也有!
他的法名叫做念憂,意即不要忘了世人的憂苦,要時時為世人著想,為他們排憂解難。
儀式過後,念苦大開素宴,宴請王平安和馮寧榮,佛家典故,談談洛陽名勝,氣氛到也融洽!
事情辦完,王平安和馮寧榮再回城中,此後數日之內再無其它事情發生。王平安在兩個丫頭的幫助下。整理出了一百份常用藥膳方子,交給殷九乘。讓他雕版印刷。
他的意思是先出一本薄點的,這樣書的價格也便宜,一來是先試試水,二來藥膳書的大部頭,要等他到長安後,仔細整理,才好正式出版。這種做法比較理智,也比較穩妥,畢竟醫書不比別的。一旦出現差錯,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所以殷九乘自然答應,還讚揚王平安做事妥帖。
洛陽一行,所耗費時間已超過半月,王平安和米苗商量了一下,決定起身趕往長安。將意思與馮寧榮了,馮寧榮很是挽留了一番,希望他再多住幾。但又怕太子殿下久等,便也作罷。
又是一日清早。赴京車隊再次啟程,離開古城洛陽,向長安進發,馮寧榮和衛振遠親自送行,自然別有一番熱鬧,光城外的柳樹枝,就被折去了好幾百根!
衛振遠又送王平安馬鞍,又賠了三萬貫的賭注,半點都不賴賬,可想而知,那場大賭,他應該賺了不少。
盛夏趕路。自然辛苦,所幸時間不是太緊,每日裏車行不到五十裏,晚起早歇,慢吞吞的向長安進發,不過十幾日的光景,便來到了長安!
唐朝的長安。並非和漢代的長安是一座城市,而是隋朝時,隋文帝在漢代長安城的旁邊下旨興建,由宇文愷主持規劃的一座新都城,取名為大興城。隋朝滅亡後,唐高祖仍用大興城為都城,隻是將名字重新改為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