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當然沒有什麼懸念,這個插班生選擇了陶紫玉。他還小,哪裏知道自己對於老師前途的影響。陶紫玉很高興,然後把這個插班生帶回了教室,一一介紹給同學,讓大家在學習上幫助他,共同進步。
很快,班裏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每個學生都輪流當這位插班生的小老師。大家在課堂上聽一遍,回家複習一遍,然後再給插班生講一遍。孩子們覺得很自豪,因為自己可以當小老師了。
插班生的成績慢慢提高起來,他和同學們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好,期末考試的時候,他的各科成績都及格了。
他的家長非常感謝學校和陶紫玉。他的父母說,以前這個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考試是怎麼回事,有時還會把試卷撕碎了吞到肚子裏去,孩子現在取得這麼大進步,讓他們非常吃驚。
這件事越傳越遠,居然傳到了報社,記者們紛紛趕過來采訪。就這樣,陶紫玉出名了,連教育局的人都知道她了。
不久,陶紫玉接到了調令,她被調到了重點小學。雖然薑子城的班級在這次期末考試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績,但是他還是沒有得到這個機會。
就在他失望的時候,陶紫玉主動把這個機會讓給了他。
他很驚訝,問她為什麼。
陶紫玉微微一笑,說:“如果我被調走了,那我的學生怎麼辦?特別是那個插班生。”
薑子城明白了,陶紫玉也許沒有他教得好,但是作為一個老師,她對教育事業的付出和對學生無私的愛,讓他自慚形穢。
薑子城也沒有走。
幾年之後,這所小學出了一大批考上重點中學的學生。
3.別把忍讓當成懦弱
鎮上的張巧花家開了一家小小的理發店。這家理發店的位置很好,再加上她的手藝不錯,所以來理發的人們很多,生意很好。
鎮上有個叫孫強的人,想找個好位置開一家小商鋪。他盯上了這個理發店的位置,想讓張巧花把小店賣給自己。
孫強是個不折不扣的小痞子,臭名遠揚。他隻給張巧花很少一點兒錢,就想把店麵買下來。張巧花當然不肯,委婉地拒絕了他。
孫強並不死心,他開始使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破壞張巧花的生意。
當時是大冬天,孫強趁夜間沒有人,挑了一擔水倒在張巧花理發店的門口。第二天,門口就結了一層冰,無論誰來理發,都得小心腳下麵,不然非得摔跤不可。
看到這種情況,張巧花並沒有在門口破口大罵,而是端來開水倒在冰上,倒了幾次之後,冰就化了。為了防止水再結冰,張巧花又往上麵鋪了一層土,把滑麵蓋住,這樣一來,問題就輕鬆解決了。
孫強見一計不成,又生二計。他運來一些垃圾,堆在理發店門口。可是張巧花手腳利索,很快就把垃圾清掃幹淨了。
孫強又想出更狠的一招。他四處散播流言,說張巧花的小店衛生不過關,有個客人去理發,結果回家之後就患了禿瘡,不停地流膿水。
剛開始,這些謠言確實讓理發店的生意受了影響,可是後來,人們發現這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小店裏整潔幹淨,毛巾潔白,椅子一塵不染,怎麼看也不像衛生不過關。時間一長,大家便又去找張巧花理發。
孫強的險惡用心被張巧花看在眼裏,但是她不動聲色,準備看他到底還能耍什麼花樣。
孫強並沒有罷手。時隔不久,他慫恿兩個喝醉的男人來張巧花的理發店鬧事,不僅砸壞了理發店的許多東西,還對張巧花動手動腳。
張巧花忍無可忍,立刻把孫強告上了法庭。法庭上,張巧花請出證人為自己作證,時間地點清清楚楚,有證有據,把孫強三番五次尋釁滋事的情況一一道來,還拿出孫強搗亂時她拍下的照片。
結果可想而知,孫強受到了法律的製裁,被追究了刑事責任。他痛定思痛,這才明白張巧花不是好惹的。她並不是懦弱,隻不過是隱忍不發而已。
張巧花不與孫強一般見識,一味忍讓,給了他很多機會。孫強卻不識好歹,以為人家軟弱可欺,於是得寸進尺,步步緊逼,最後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