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元正三年,一日帝駕臨早朝,百官朝賀罷。當有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欽天監出班伏地奏道:“昨夜天幕撕裂,天光乍泄,所謂‘天開見光,流血滂滂’,臣以為此非吉兆,恐我國將麵臨流血之災。”元正帝聞言吃驚,說道:“我國正值太平盛世,四季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業,並無一絲動亂之象,卿言流血之劫由何而來?”欽天監道:“先聖老子有雲‘禍福相依’,臣以為越是太平盛世,萬姓越容易沉淪。”元正帝心中憂鬱,再無心議事。退朝後,帝即詔見國師法明大師,以解心中之惑。帝問:“欽天監言說昨夜裏天顯異象,我國將麵臨流血之劫,不知大師有何看法?”法明大師麵色凝重,說道:“此或許是真,近年世間魔氣漸重,若老僧推測沒錯,蚩尤三寶已經顯威,蚩尤將重生不周國。”帝問:“蚩尤重生,有何利害?”大師道:“蚩尤乃是天地間第一魔神,生性殘暴。上古時其欲號令天地,滅獸族攻人族,致使人間流血。是我佛派龍神下凡助炎黃擊敗蚩尤,才使人族躲過滅族之災。”帝問:“蚩尤如此殘暴,大師可有良策應對劫難?”大師口誦佛號,道:“佛法無邊,可驅心魔。”帝心中稍平,即傳旨各地衙門,興土木,建寺廟,揚佛法。舉國建寺廟,難免勞民傷財。蜀地巡撫衙門,為了節省買木料的銀兩,便派人到數十裏外的聚心山砍伐樹木。聚心山並不高大,但也綿延數十裏,密林覆蓋整座山,當中不乏千年古樹,良木奇材。若居高俯瞰,恰似臥龍披了綠袍。在山穀中有村名聚心穀,真是風水寶地,有溪源自穀底,清澈可見魚蝦。有風來自穀外,溫柔沁人心沛。村裏有三四千人口,豬馬牛羊不計其數。雖說是山大泉清,民風淳樸,隻因官家買木料,給的銀子不合理,村民也暴力阻撓伐樹。後來巡撫直接調官兵上山,方將村民唬住。無奈之下,裏正劉樹全隻得組織村民求助於山神。這日數百村民在山下設香案,擺供奉,求山神。那知沒求來山神,卻求來了一妖。這妖乃是青城山石頭成靈,青城掌門天玄子惜其造化,不忍傷害,但又不能讓其留在青城,於是指點到別的山頭修行,並為他取名石道涵。今日石道涵修行時,忽覺腹中饑餓,便出山尋食。飛在空中,忽聞見下方飄香,低頭看到供奉,食欲大起。欲直接落下去吃,又怕吃不痛快,便尋思著弄一陣風,將那些村民唬住。且說眾人正拜時,忽起一陣怪風,風過後,石道涵早出現在香案前。隻見他頭發蓬鬆,一臉泥汙,身上衣服似是道袍,卻看不出本來顏色。他雙手抓起供奉,不論瓜果菜蔬還是豬頭羊肉,便往嘴裏塞。人們隻以為是山神出現,皆驚。忽劉樹全站起來,嗬道:“山神哪會這等吃相,分明數日未餐的乞丐。”眾人見裏正站起來,全站了起來,幾個膽大的年輕人上去便扯石道涵。石道涵一手舉豬頭,一手拿蘋果,嗬道:“你等凡夫,膽敢擾我進食。”其聲如雷,竟將幾個年輕人唬住。一年輕人與劉樹全道:“乞丐出現絕無方才之風,也沒準兒真是山神。”劉樹全小心地問石道涵:“你果是山神?”石道涵道:“山神,山神,千年不沾葷腥,老爺是吃肉喝酒的妖精。”劉樹全隻當他胡言亂語,心中也不懼了,大步走過去,口中嘟囔道:“妖精,妖精,我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哪怕你餓了三年,也不該吃我的供。”石道涵賣弄精神,大腳板一跺地動山搖,又道:“你這凡夫不講理,老爺吃了你的自替你辦事。”劉樹全又被唬住,若非神仙妖精,凡人哪有此威力。但他見識廣,知道妖精好請不好送,慌忙道:“我們也無事求你,你吃了從哪兒來到那兒去。”石道涵抹嘴道:“常言道‘吃了人家嘴軟,拿了人家手短。’我既吃了你的怎能不辦事,有何事便直說,老爺我也不喜歡欠別人的。”劉樹全推辭了半天,看石道涵沒有要走的意思,便想或許這妖怪也曉得大義。因道:“俗話說‘靠山吃山’我們山民就靠著山上的幾棵樹過。卻不想朝廷為了建寺廟,大肆伐樹,隻給一點點兒銀子,我們自然不樂意。阻撓過幾次後,衙門竟然調了官兵,打傷了我們好多人。我們也是無奈才想求山神護佑,希望朝廷給我們留一塊棺材料。”石道涵聽罷,怒道:“你們這些山民果真無理,莫說朝廷給了你們銀子,便是不給銀子,朝廷需要木料,你們也該伐了送去才是。”劉樹全氣得滿麵通紅,莫說讓這妖給撐腰,竟然把他們給數落了一通。因道:“你也吃了個痛快,也數落了個痛快,從哪兒來到那兒去吧,你也不欠我們什麼,我們也不求你什麼。”石道涵道:“你把老爺當什麼人了,老爺我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你們放心,明日官兵再來,我教他們有來無回。”這話再一次把劉樹全唬住,若這妖精真的害了官兵性命,他們哪還有好日子過。因道:“那官兵厲害著哩,我看你還是走了吧。”石道涵卻知他心思,因道:“怕他什麼鳥官兵,老爺我禮星拜月修煉成形,信的是太上祖師,敬的是元始天尊,參得是靈寶道君。你放心,這裏的事我管到底了。你們且散了,明日老爺自有主張。”眾人不知說什麼好,隻得收拾香案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