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第一年啊!那就好,江知芷心中已經有了想法。
說起安史之亂,就不能不提及唐玄宗了。
對於這位皇帝,江知芷有些難以評價。中青年時候的唐玄宗是多麼的開明,何等的雄圖大略。
在他的開元盛世下,唐朝的長安城是多少人心中夢寐以求的福地。
萬國來朝,俯首稱臣的盛狀即使是21世紀的現代都令人向往不已。
但是……
晚年的他卻仿佛變了一個人。
從關心天下疾苦,胸中裝著天下的明君,變成了沉迷聲色,任用奸臣的昏君。
安史之亂前,多少大臣上書說安祿山有謀反之心,讓他慎重。
可他卻絲毫不信。
後來,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範陽起兵造反了。
可唐玄宗仍然不信。
再後來,更多消息傳回長安,他才不得不信。
當初看到這塊的曆史記載時,江知芷就一直不太理解。
自古以來,帝王皆多疑。
可為什麼唐玄宗竟然能如此相信安祿山?
【噔噔!來任務嘍~】
江知芷思考的正深入時,係統小A冒出來了。
江知芷:【說吧,什麼任務?】
小A:【《長恨歌》任務一救忠良——請宿主救出被奸人誣告即將被斬殺的高仙芝、封常清二位將軍。】
高仙芝?封常清?
這二位的名字,江知芷也是有印象的。
在確信自己信任有加的愛將安祿山叛變後,唐玄宗任命高仙芝、封常清二人抵抗安祿山的反叛大軍。
但是此時長安城內精兵良將少得可憐,這二人臨時在長安、洛陽招募兵馬。
得到大多是些市井子弟,新兵蛋子,與安祿山的精銳之兵,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上的。
後來這二人采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
對當時的情況而言,這個舉措完全是正確合理的。
而且隻要這二人再多堅守幾日,安祿山久攻不下,就會退兵的。
但是唐玄宗卻老糊塗了,聽信了監軍宦官的讒言,以【失律喪師】之罪,斬殺了高、封兩位。
這也間接導致後麵潼關失守,唐玄宗被迫帶著楊貴妃、皇子皇孫等一眾從延秋門出逃。
行至馬嵬坡,六軍將士忍無可忍,發動兵變殺死了楊國忠等人。
楊貴妃也被高力士縊殺。
再後來,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唐玄宗李隆基成了太上皇……
怎麼說呢,這一切也算是李隆基的咎由自取了。
江知芷正想著感概一番呢,結果卻想到了自己現在這具身體的身份是……
楊貴妃!
唐玄宗的妃子?
還是最受寵愛的妃子!
算一算,唐玄宗這個時候都已經七十多歲了吧。
七十多歲,做她爺爺她都嫌棄年紀大。
結果現在成了她名義上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