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從前,且說一個月前,李麗突圍時戰馬被絆倒慘遭俘虜後,因為是年僅20多歲的姑娘,被俘時又穿著修長的女馬靴,性感撩人,當晚敵人就用下流手段對她進行了**,蹂躪後用鐵囚車押往濟州女牢,車過落鳳村時,被革命政權地下組織發現,連夜發出「又有女戰將,不幸被敵俘,腳鐐套戰靴,囚車解女牢」的密碼電報給魯南女子遊擊隊。
因落鳳村是敵人從前線押解被俘女將士去濟南女牢的必經之路,敵人押解普通女俘虜一般是用戰馬,押解級別較高的被俘女將則用鐵囚車,魯南女遊擊隊長楊阿嬌參加革命前,曾十多次跟村裏的鄉親們親眼目睹過前線被俘的娘子軍女將士被敵人押往濟州女牢,她永遠也忘不了押解敵人喜笑顏開的醜態和被俘女將們哀愁和不屈的眼神,尤其是她的姐姐、原娘子軍沂蒙地區遊擊女司令楊阿香在山區反掃蕩戰鬥中被俘後,被敵人押往女牢時的情景她更是不會忘記,那是一個寒雨菲菲的冬日,她看到左鄰右舍的鄉親們紛紛往村口跑。
一路悲憤地說著:「唉!前麵又過囚車了!又有女革命遭罪了,聽說還是個女官呢!」「好象是老楊家當娘子軍的那個大閨女?」阿嬌急忙奔到村口,隻見一輛鐵囚車在北方軍戒備森嚴的押解下,正「吱呀、吱呀」地從村口的土路經過,囚車中站著一個年輕女人,正是她那參加革命後三年未見的姐姐楊阿香,隻見楊阿香頭戴鋼盔、臉上沾滿了黑黑的硝煙,身著軍裝,雙手被銬,足蹬已套了腳鐐的棕色高筒戰靴,皮帶、武裝帶還在,槍匣和空刀鞘還掛在腰間,顯然才被俘不久,剛剛從戰場上被押下來,她原先的麻花辮已被剪短,梳著發髻,盡管身戴鐐銬,她仍然英姿颯爽,艱難地在囚籠中舉起戴銬的雙手,向圍觀的老鄉們告別:「鄉親們!小女子楊阿香辜負了你們,戰敗被俘,這就被押去女牢了!別在敵人麵前哭!他們日子長不了了!北伐軍馬上就會來了!
娘子軍萬歲……」阿嬌一邊流著淚看著被俘後堅貞不屈的姐姐,一邊聽到押解敵人的議論,原來,北方軍發動了對遊擊區的冬季「大掃蕩」,進行所謂的「五路圍剿」,遊擊女司令楊阿香組織山區的零散部隊抵抗,她親任「反圍剿」戰鬥前敵女總指揮,在粉碎敵人第四路「圍剿」的戰鬥中,她衝鋒陷陣,連人帶馬落入敵人的陷坑中,被敵撓鉤手鉤出,負傷後不幸被俘。
楊阿香是敵人在「大掃蕩」中俘虜的級別最高的娘子軍地方女幹部,北方軍高層命令將這位被俘的前敵女總指揮直接從戰場押赴女牢受審,三個星期後,阿嬌就聽到了姐姐在濟州女牢中麵對敵人的酷刑拷問堅貞不屈、英勇就義的惡耗,她為給姐姐報仇,毅然參加了魯南女子遊擊隊,在戰鬥中成長為一位女遊擊隊長,她發誓一定要盡可能地劫持囚車,解救被押送的女戰俘,讓她們免遭女牢折磨的厄運。
一年來,女子遊擊隊前後解救了十多名被押送的娘子軍被俘女指揮員,也付出了數次解救失敗,30多名女遊擊隊員先後犧牲的慘重代價,可女隊長楊阿嬌覺得,隻要能救出娘子軍正規軍的被俘女將,她們遊擊隊姐妹們付出的犧牲算不了什麼!
這次接電獲悉又有北伐女將被敵俘虜,將要押到女牢受辱,她立即派出女政委陳紅帶領全部女遊擊隊員夜襲囚車,但遭到押解敵人意料不到的瘋狂反撲,由於對敵戰鬥力估計不足,遊擊隊損失極大,被迫撤退,陳紅和十多名女遊擊隊員掩護大隊撤離,在用機槍和手榴彈大量殺傷敵人押解部隊後,彈藥告罄,她們與敵人進行了悲壯的白刃格鬥,最終體力不支相繼落入敵手,當頑強抵抗到最後的女政委陳紅被敵兵打掉步槍,打昏在關押李麗的囚車旁,戴上手銬腳鐐時,營救行動宣告失敗!
被打得暈頭轉向、損失慘重的北方軍對被俘的進行了報複性的酷刑摧殘,十幾名女遊擊隊員被敵人撕下她們的綁腿,一個個絞死在大樹下,營救行動的女指揮官陳紅被俘後則當著囚車裏李麗的麵遭到了幾個敵人極為殘酷下流的輪番折磨,受盡淩辱後被活埋。
為防止女子遊擊隊再次劫獄,夜長夢多,敵人決定就地殺害李麗,行刑的當天,敵人趕來了三鄉八村的鄉親,在鄉親們麵前,李麗被敵人卸掉了鐐銬,脫掉了馬靴,受了最後一次蹂躪,隨後被五花大綁押到村外的亂石崗,這位娘子軍優秀的騎兵女軍官,被俘後仍堅貞不屈的忠貞女兒高喊:「被俘姐妹萬歲!革命婦女抓不完!」的口號英勇就義。
再說李琳終於得知李麗就義的詳情後,悲憤之餘,心中暗暗揣度:由女將們指揮的娘子軍在北伐正麵戰場往往都是勢如破竹,所向無敵,可是最近短短幾個月,百分之八十的女戰將卻都在攻擊女牢,解救女俘的次要戰役方向戰敗被俘,使娘子軍短期麵臨無將可派的窘境,這是為什麼?
李琳和她的女參謀們分析了一宿,認為其中除戰術指揮方麵的失誤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輕敵,從女遊擊隊解救李麗失敗的戰例看,敵人半夜遭到突襲後並沒有驚惶失措,居然還能夠組織起成功的反擊,說明這些押送女俘、防守女牢的北方軍戰鬥力極強,應是敵人的精銳部隊,跟正麵戰場那些一聽娘子軍衝鋒號聲就高喊:「姑奶奶饒命!」的散兵遊勇不可同日而語。
李麗想到守牢之敵的凶猛,又想到萬一戰敗被俘後女牢中難以想象的淩辱,心中第一次有了怯戰之意,她發電給陳金鳳,告知尚未找到女遊擊隊,要求原地待命休整,女騎兵們在村中天天為老百姓挑水、劈柴,對窮苦的山村婦女們進行革命教育,教她們讀書識字、騎馬打槍,軍民融洽,鄉親們都親切地稱她們是「姑娘兵」。
再說女營長葛娟帶著幾位女騎兵前去與女子遊擊隊接頭商量合兵之事,曆經數天,找了無數個山頭,問了許多老鄉,終於查到了遊擊隊的駐地,聯係上了電台,但同時也被敵人竊聽到,走漏了風聲,北方軍指揮部得悉娘子軍異動密報後,立即命令河島芳子加強女牢戒備,同時緊急部署剛剛組建完成的北方女師,準備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