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箕原之戰(1 / 3)

東海之西800裏,有青箕之原。其南為仆鹿之山,仆鹿之山以南,是南蠻越嶺之地。越嶺蠻荒的深山大壑之中,百族混居,共奉巫王度能①為首。

巫王牛頭人麵,正身披麟甲,手持法杖,神威凜凜,率越嶺諸族青壯,列朱雀巡天之陣,麵北待戰。

越嶺蠻陣的對麵,是北方人皇伏羲所率中原諸族之兵,前來戰統巫王蠻族。隻見北人列龜蛇纏護之陣,士氣高漲,呼聲震天。伏羲人首蛇身,率男兵作長蛇吐信陣列,蛇首遠出主陣之前,作勢欲功;女媧坐鎮陣中,率女兵列神龜之陣,與長蛇纏護相守。

南北兩軍這陣勢都有點奇怪,按理說正常軍陣如此,那肯定不是來殺敵的,而是來送人頭給敵人湊戰功的。但此時兩軍所列,既為軍陣,也是法陣。其時尚無遠攻兵器,近身搏殺之前用法力施以群體攻擊,比強大的搏殺軍陣更能決定勝敗。

北軍龜蛇陣中有七處陣樞,按北方玄武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布置。伏羲調動陣樞,長蛇越主陣而出,聲勢浩蕩,往南麵蠻軍進攻,一路卷起狂風,飛沙走石,勢不可擋。

隻見南蠻巫兵陣勢巋然不動,靜等敵至。待北方人眾功近百步之地。巫王度能突然高舉法杖,杖頭指天天,口中念念有詞,如蜂鳴,如鶴唳;咒畢,法杖掄圓一揮,再劃回圓中向前直指伏羲蛇陣。

蠻兵朱雀陣中亦有七處陣樞,按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布置。七處陣樞各有七位巫將節製。七位巫將見度能揮動法杖,調動陣樞,朱雀陣因勢而動,如展翼巡天之狀。

朱雀陣中法力大盛,上貫蒼穹,隻見碧藍穹廬驟然變色,一股紅雲隨巫王杖勢翻滾而至,湧到北人陣前。紅雲散出赤色之光,光線彙聚變換而成朱雀旋飛之狀,口吐真火,直噴向長蛇七寸之處。北人見此大恐,陣法驟亂,紛紛退卻。

女媧向天拋出五彩奇石,隻見五色精芒,直擊朱雀星翼部位。朱雀受擊,火勢立減,長蛇之陣再次穩住。

伏羲在陣前雙手上下相對,交替劃圓。龜蛇陣中各處陣樞將領,趕緊調動法陣,配合主將,以軍陣煞氣助益主將施法之功。

隻見伏羲手中圓弧一片虛空真水與一道藍熒旋轉相激,隨手勢越轉越快;突然雙掌掌根相合,掌指撐開,向南蠻巫陣平平推出;一片藍熒與一條水龍盤旋而出,水龍直擊朱雀口吐之火,瞬間熄滅。藍熒則就地翻滾散開,向敵陣一路漫燃而去,蠻兵陣法大亂。

北人就勢往前直衝,此時南北二陣已接。南軍巫將蠻兵浴血抵抗,眾兵將交相混戰,死傷慘重。眼看勝負難分,南北各自收兵罷戰。如此交戰十餘日,雙方已死傷過半,青箕原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士卒疲憊不堪,人心散亂。

北軍見久功不下,暫時罷戰,隻結成陣勢日夜與南軍相持。巫王度能見北軍強悍,久戰不勝,也是十分謹慎,隻依仆鹿之山形勢苦守不出。

如此相持一月有餘,度能已有退兵之意,卻又懼伏羲趁勢偷襲,因此舉棋不定,心中煩躁不已。焉知這一月有餘,其實伏羲根本不在北軍陣中,早已不知去向,隻留下夫人女媧坐鎮陣樞,虛張聲勢而已。

青箕原上兩軍對壘,水深火熱,而遠在萬裏之外,昆侖絕巘的千年積雪之上,一條蛇行痕跡由南往北,蜿蜒而去。伏羲蛇身所過之處,積雪化水,留下深深印痕。他在這冰天雪地之中遊走了一個多月,期間曆盡多少艱險,已無人得知。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白日中午,風正呼嘯得緊。突然漫天陰霾盡散,風消雪停。一道湛藍的天光下臨,罩在莽莽群山之中一處危然出群的孤峰之上。

天光消失之後,隻見人皇伏羲出現在山壁之間。他身形一動,急墜而下,甫一觸地,身體橫飛而出,往東南飄然逝去,疾如流星。

幾日後,伏羲背負雙手,獨自遠出軍陣之前,對著仆鹿山下的南蠻陣營開口言道:“度能,兩軍既已交戰日久,不分勝敗。而士卒疲憊,死傷慘重,無謂再苦苦相持,徒添傷亡。今你所持者,玄巫法力而已;不如你我單獨出陣決鬥,戰敗者率眾歸降,接受對方統製如何。你若歸降,仍為南方之君,隻是當在部族中興上邦教化,行中華建製,受人皇監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