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一則平民創業的帖子在互聯網上受到網友的高度關注,在天涯論壇等網絡社區,甘肅農村青年包正忠的一篇文章《300元起家,我一年賺了15W》被網友追捧,點擊量和留言一次次地創新高。這個帖子引起了新華社相關編輯部門的注意,我和另外兩名同事經過幾天的采訪,將包正忠的事跡寫成新聞報道,在新華社新開辟的欄目“中國網事”播發,被紙質媒體和網站大量轉載,“練攤帝”的故事從網絡社區走向了大眾傳媒,並成為新華社舉辦的“感動2010年度網絡人物評選”的候選人。
包正忠的家鄉是甘肅省靖遠縣,對在甘肅工作的媒體人來說,那裏並不陌生。靖遠北部的若笠等地是甘肅乃至全國的極旱地區,說十年十旱並不過分。春天,當地農民滿懷希望地播種,到了秋天,卻可能連種子都收不回來。黃土漫天,土地幹裂,當地人主要的生活來源是外出打工。就是從這樣的地方走出來的年輕人,用自己堅韌的品性和勤勞的雙手創造了一個“神話”。
改革開放以來,各種各樣的致富傳奇很多,從擺地攤到執掌跨國公司,從推銷員到金融大亨,這樣的故事激勵了幾代人。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從這些故事中看出奧秘,從而掌握成功的心法。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僅僅是一個個讓人心潮澎湃的故事而已。
其實,在每一個普通人的身邊,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比如包正忠,誰也不會想到,這個每天冒著風雨在城市角落裏擺地攤的小夥子,竟創造了一個讓人崇敬的神話,而這樣的神話並不隻有包正忠有能力創造。為了保證報道的真實性,我們在作報道的時候對蘭州市的地攤進行過一些相關的調查了解,一些攤主給我們算過賬,盡管擺地攤看起來是不上檔次的工作,但一般情況下,一個四五平方米的地攤維持一個三口之家的生活基本沒有問題,如果個人比較努力,一年賺15萬元也並不是不可能。
包正忠的創業故事也給我們透露了幾個成功秘密:第一,永遠不放棄,不管自己的處境多麼壞,隻要有信心,總有峰回路轉的日子;第二,當大家都沉浸在致富夢裏的時候,誰動手去做,誰致富的可能性將會最大,否則即使你知道一千條致富的秘訣,你也永遠是個窮光蛋;第三,欺騙、暴利等“狼性”經營之道是行不通的,善良、誠信、勤勞這些優秀品質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包正忠走紅後,網民贈他一個“練攤帝”的稱號。“練攤帝”走紅也道出了另一個秘密:在這個看上去十分浮躁的社會中,人們在急切地尋找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一種純正的解決方案——用源自人性最起碼的踏實、勤勞、誠信來解除一切問題和困境,這個方案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它足以支持每一個人在任何一個領域“封王稱帝”。
——新華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