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朱雀橋邊野草邊(1)(1 / 3)

永遠的伴侶

往事如風,在記憶的山林掠過。鮮明成矗立模樣的還是兒時的舊事,不僅常綠常鮮。且愈加濃密起來。

小學一、二年級時,最喜歡的就是看小人書,也就是連環畫。攢個一、二角錢後,就去買小人書,挑最好的買。買書時還借機瀏覽一下其它畫冊,要好久才能確定買哪本。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在一起看書,講故事,相互交換著看,我往往被嶽雲、楊再興等英雄氣概所吸引,常常任感動在眼角結晶為鹽。

四、五年級時,讀書的範圍擴大了。偏好《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演義》等曆史小說。但對《紅樓夢》總是信心十足地拿起,一會又心灰意冷地放下。可能是年齡太小的緣故讓它在爸爸的書架上成為真正的曆史。說實話即使到現在我也是陸陸續續沒有看完。

在這期間,我接觸了幾本大型雜誌,比如《詩刊》、《長春》、《參花》等,一看就是深夜,大人把燈閉了,我就用手電筒在被窩裏看,由此也挨過父母不止一次地嗬斥。我愛這些書,愛它的書香、愛它的文字、愛我從未涉足的世界。對於我那是一片未曾開墾的處女地,也是從那時起,緣起我對文學女神的愛慕之心。

初中的時候,是我到目前為止看書最多的階段。從那時起,我知道了朱自清、徐誌摩,知道了但丁、巴爾紮克,曾為天下第一美女海倫引發的希臘大軍和特洛伊人的十年征戰而感慨,也為《巴黎聖母院》中的愛斯美拉達的坎坷命運而不平。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對書的癡迷和依戀,使我的學業一落千丈。雖然我以最好的成績考入了一個最差的學校,使我不至於太過尷尬,但我通過讀書擁有了愛青春和世界。

當愛情像那些閃光的句子姍姍來到,我心中的孤寂也在黑暗中熠熠發光,當那短暫的感情猶如秋夜的蕭瑟在窗外吹過,我也能深深體會到命運的難測及人生的多舛。我隻有把自己深深地埋在書中,它哭我也哭,它笑我也笑,度過了一個個同悲同喜的日日夜夜,相扶相持走到今天。書是我一生永不分離的伴侶。

高中時迷上了金庸。讀起了金庸,簡直就是茶飯不思。我喜歡放蕩不羈的令狐衝,敬佩俠肝義膽大義凜然的蕭峰,柔中帶剛的張無忌等一個個英雄形象。我深為金大俠塑造的英雄譜所折服,私下甚至把金庸排為中國近代文壇第一名。也正是這些書籍,讓我在許多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後在感情的理念上達到升華,讓我在禪悟做人的同時,在道德和良心上得到統一,也能讓我在許多不眠的夜裏寫下些屬於自己的文字。

說到不眠的夜,我非常崇尚“紅袖添香夜讀書””境界。添香隻能是一種奢望,夜讀書才有興致。泡一壺茶,在月朗星稀的夜晚,讓茶和書一樣清淡,身心都透出一股清明之氣。或讀上幾頁書後,找一條有樹有草的偏僻小路,一路徜徉而來,看月光下一切的朦朧和朦朧的一切。樹似墨女陪伴兩側,路若情腸輾轉眼前。再聽上幾曲若隱若現的蛙鳴,原來書中的多少蹉跎歲月、滄海桑田;多少歎息惆悵、歡笑激動......一切的一切就隨它去了。隻有讀和被讀變成一種孤獨的境界,在我的身周彌漫開來。

忘記了是誰說過,苦難是人生的老師。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沒有司馬遷被貶,就不會有《史記》的流傳百世。陽光總在風雨後,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多讀書,多積累知識,就多一分成功的把握。在當今功利和金錢的社會中,不要被焦慮、浮躁迷失自己,被金錢和富有所征服,在苦難麵前,記住自己永遠是一個讀書人,哪怕是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個。平平淡淡才是真,有書陪伴就會有愛、有幸福、有玫瑰色的夢。

有夢,就有遠方。

人生如棋

我已經好久沒有摸那兩盒我珍愛的雲子了,它們靜靜地躺在我書櫃的一角,在無奈的歲月當中沉澱它那恬靜的品格。

好久沒有雲的消息了,所以也就沒有了那奢侈的手談。沒有辦法,隻好繼續多年的習慣,在網上捉對廝殺,往往一下就到深夜。

現在三月,是懷春的日子,應當出去走走,感受些懶洋洋的陽光,聽和風細雨,看雲卷雲舒。這溫情的三月,就像江南的處子,溫柔可愛,小巧細膩。溫柔天下去得,剛強寸步難移。這柔柔的三月便溶進你的空虛、你的寂寞、你微顫的酒杯和那玫瑰色的夢,甚至你那閃躲的眼神。

我沉浸在這泛綠的三月,也沉浸在黑白的世界中。華燈初上,泡上一杯茶,在嫋嫋的煙霧當中,在電腦前聽著雙方每一步鏗鏘的落子。那優雅的飛,仿佛展開了雙翅,於平靜的湖水當中帶起一片忽嚕嚕的水聲;美麗的雙,就像人生當中的相濡以沫,陽光和風雨相守一生;那沉穩的渡,是在江河湖海的水麵傾聽內心的濤聲,汩汩的流動,清澈透明;還有那斜斜的尖,如衝破困境的角,在生活的糾纏當中尋求一片新的天地,書寫柳暗花明的詩篇......有時冒失的進,不如溫柔地退,退一步才能無牽掛的出發,才能海闊天空;有時牽強的攻,不如冷靜地守,守住自己的青春歲月,守住自己一生的追求和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