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注意說服他人的禁忌(1 / 1)

施行勸導說服,是為了起到激勵鬥誌、撫慰創傷、協調關係、導向引路的作用,就其本質而言,它是一種與人為善的美好情操,也是社會成員應該履行的道德義務。然而,為什麼有的人懷著一片誠意,苦口婆心地進行說服,到頭來不僅得不到對方的感激,反而受到周圍輿論的譏諷和指責呢?其根本原因是犯了勸導說服之大忌。

(1)忌激化矛盾

大量的說服事例表明,因說服而使矛盾更加激化的情況,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是強化了對方本來就不該有的消極情緒,從而火上澆油,擴大了事態。

第二類是“惹火燒身”。因說服方法不當,激怒了對方,使對方把全部的不滿和怨恨情緒都轉移到了你身上,你成了他的對立麵和“出氣筒”。

經驗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有修養的說服者,就要有涵養、有博大的胸懷和寬厚仁義的氣質。遇到上述情況決不可為了顧全自己的麵子而反唇相譏,以牙還牙,使玉帛變幹戈。

(2)忌急於求成

人們常說,善弈棋者,每每舉一而反三。做別人的思想工作也好比下棋,也要珍視這“三步棋”的做法,要耐心細致,再三斟酌。如果條件不具備就急於求成,不瞻前顧後,總想一勞永逸,其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成”效甚微,甚至把矛盾激化。

(3)忌官腔官調

要克服官腔官調,最主要的是應該增強普通人的意識,以普通人的姿態出現在人們麵前,徹底改變那種高高在上、惟我獨尊、主觀武斷的官僚作風和指手畫腳、發號施令的作風。

還必須注意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慎用套話,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4)忌空洞說教

要避免空洞說教,尤其要從以下三個方麵下功夫:

道理要人轍合拍;

思想觀點要明確;

語言要樸實新穎。

(5)忌不分場合

如果不分場合,信口開河,不管人前人後,指名道姓地施行對人說服,效果往往不佳;搞不好還會出現與說服者的良好動機截然相反的說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