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 章 私通的醜事(1 / 2)

嘉貴妃自然是不能直接說嫻貴人與安吉大師有染的,她故意問嫻貴人是不是經常去安華殿,沒想到嫻貴人直接承認了。

這正中嘉貴妃下懷。

嘉貴妃嬌滴滴地喊著萬歲爺,乾隆心中很是受用,立刻轉頭側耳傾聽。

“萬歲爺,臣妾也為了腹中的孩子平安落地,每日都將臣妾所抄經文拿去安華殿請大師誦讀。雖說大師是修行之人可畢竟也是男子,所以臣妾從未親自入內。”

說著嘉貴妃不懷好意的看了眼嫻貴人,“說來嫻貴人還是比臣妾更加誠摯,晨昏必至,十分虔誠。難怪大師都與嫻貴人極有眼緣,什麼供香啊,手串啊,也隻送給嫻貴人所用,臣妾問了公主,連皇後娘娘都沒有呢。”

嫻貴人敷衍一笑,她隨口解釋道:“大師確實贈予臣妾一盒供香,至於手串···臣妾並未見過。”

乾隆本就介意,經過嘉貴妃這麼一說他又想起來在安華殿時二人手緊緊相握的那一場景。

盡管頭上沒有戴帽子,他仍舊覺得有些綠。

嘉貴妃笑著說:“嫻貴人還真是會避重就輕。供香而已,認了也就認了。貞淑,進來。”

貞淑拿著個托盤畢恭畢敬的走了進來,她跪在地上挨個的行禮。

“起來。”

貞淑沉穩的聲音響起,隻聽她說:“萬歲爺,前幾日奴才奉主兒之命去安華殿祈福,恰好碰見嫻貴人與安吉大師舉止親密,竊竊私語。隨後安吉大師將一盒供香、一個青銅香爐交到嫻貴人手中,並將此串手串親自戴在嫻貴人手腕上,以作···定情信物。”

嫻貴人眼中閃過一抹荒唐,她再天真也清楚一旦被認作偷情那將是誅九族的大罪。

先帝的孫答應就是前車之鑒。

她迫不及待的解釋,“萬歲爺,臣妾並未見過此物。”

見乾隆閉著眼睛不說話,嫻貴人立刻調轉槍口,質問貞淑,“你如何認定它是定情之物。既是定情之物又怎會在你手上?”

貞淑垂眸悄悄的看著嘉貴妃,嘉貴妃立即接話,“貞淑不過是說出所見而已,這個定情之物是本宮與這個方勝一起拿到的。

貞淑連忙走過去讓嘉貴妃把東西放到托盤中,她又拿給乾隆看。

結果乾隆卻說:“朕已經看過了,拿給嫻貴人看便是。”

嫻貴人在意的並非是嘉貴妃的栽贓嫁禍,而是乾隆一次又一次的不信任。

甚至從她進啟祥宮的那一刻,他都沒有看自己一眼。

嫻貴人又氣憤又委屈,氣的胸膛上下起伏。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忘飛鴻。得君手串相贈已知兩下之情。君若有心,今夜候君於翊坤宮東暖閣。”

嫻貴人讀完拎著那封信不可置信的盯著嘉貴妃,她甚至質問起了嘉貴妃。

“這又是何物,嘉貴妃又是從何而得?”

嘉貴妃避重就輕,“這方勝上的萱草圖案原是取自同心雙合之意,是被那日追捕刺客的侍衛撿到的。他們看過之後惶恐不已便交與本宮,本宮哪敢多看一眼啊,隻能交予萬歲爺定奪。”

“萬歲爺看過之後也找侍衛查證過了,嫻貴人,你可看仔細了,這灑金紅梅箋可是內務府隻供翊坤宮所用,也隻是因為你喜愛梅花。這同心結還是次要,重要的是上麵的字跡。”

乾隆收了扇子終於開了口,隻是說出來的話卻不是嫻貴人想聽的。

“這西洲曲的前兩句是描寫思念情郎的,又有同心結為證。隻是嘉貴妃說的不錯,這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這字跡,倒像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