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54)(1 / 3)

陸國傑說:“你說沒說過,沒有製約就必然會產生腐敗,誰來監督製約共產黨?隻有民主和法治才能解決腐敗的問題……”

端木鐸說:“我說過。怎麼了?”

陸國傑說:“政協會上的發言都是有記錄的,作為政協委員你胡說八道是要負政治責任的。有人說你反對和否定共產黨的領導,作為你的朋友我都跟著沾了包。”

端木鐸說:“我的發言是有背景和前提的,是針對當今腐敗現象說的,不可以隨便斷章取義的。我對共產黨有些看法、有意見,這並不表明我反對共產黨領導,你還不了解我?”

陸國傑說:“我了解你有什麼用,你滿嘴胡咧已經造成了不良政治影響。”

端木鐸聽陸國傑這麼一說還較起真來,說:“我就沒說錯!權力產生腐敗,絕對權力產生絕對腐敗。沒有製約必然會產生腐敗,這話說錯了嗎?你翻翻共產黨的報刊,這句話不是我的發明。”

陸國傑問:“誰來監督製約共產黨?是你說的話吧?”

端木鐸說:“我這話也沒說錯!共產黨領導,多黨參政合作,互相監督,我沒說錯吧?關於誰來監督共產黨的問題,多黨合作互相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人民監督難道有什麼問題嗎?共產黨就不需要監督製約嗎?隻有民主和法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這句話說錯了嗎?說我滿嘴胡咧?有些人是神經過敏,別有用心,有整人的癮。我說的這些都是有理論根據的。”

陸國傑說:“就算這些話沒說錯,說話也要分場合。你可以對共產黨有意見、有看法,在不適當的場合說就可能產生負麵的影響。”

端木鐸強勁上來了誰也不服,說:“對共產黨有意見在政協座談會上怎麼就不能提?黨內腐敗問題報紙上都能登,都能揭露,我為什麼不能說?”

陸國傑知道對端木鐸這人隻能以理服之,陸國傑說:“共產黨從來就不回避責任和問題,但對腐敗現象必須具體分析。腐敗現象是一種社會問題,不僅僅是黨和政府的問題,經濟轉型階段出現一些混亂和失誤是不可避免的,這個過程中產生一些腐敗問題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有些腐敗隨著改革的深入是可以解決的,比如改革之初,雙軌製階段批條子的腐敗問題,隨著市場作用加強,經濟的發展,這些問題不是解決了嗎?現在誰還找人批條子買鋼材、買自行車?我國的市場經濟初步建立,還很不成熟、很不完善,不能把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腐敗問題都算在共產黨和政府的賬上,也不能算在改革開放的賬上。有些問題的解決是需要過程的,反腐敗是長期艱巨的任務。共產黨不是天天都在反腐敗嗎?去年一年就有幾十萬個共產黨的幹部因為腐敗問題受到黨紀、政紀和刑事處分。腐敗還有曆史包袱的因素。

我們的國家有著幾千年封建專製曆史的,民主基礎還很薄弱,法製還處在成長創建階段,社會監督製約機製還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還不適應……既然是一個進步的過程,總要給一點時間吧?共產黨難道不是在努力推進這一進程嗎?反腐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腐敗還包括文化因素。中國文化有很強的人情化的傾向,法製觀念的淡薄,民主基礎的薄弱,民眾文化素質總體水平還不高,變革時期人們思想觀念的混亂,開放後多元文化的衝擊,西方腐朽文化的影響,社會風氣中的人心不古、民風不淳、道德缺失……這些不是三年五年就能解決的。共產黨難道不是在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嗎?這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需要一代人或幾代人的努力。腐敗的問題所謂西方的民主法製國家不是也沒解決嗎?作為中國的知識分子和社會精英,思考反腐敗的問題必須要有高度的理性。不論場合,感情用事,隻會適得其反。”

端木鐸不得不承認陸國傑說得有道理,但他還是不服,說:“不管怎麼說,我認為共產黨在推進民主進程和政治體製改革上進度滯後,力度還不夠。”

陸國傑說:“這是你的錯誤認識。現在總是有人拿民主問題來責難共產黨。你去翻翻中國曆史,中國什麼時候這樣民主過?一個有著幾千年封建社會曆史,甚至沒有正式經曆過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民主基礎十分薄弱的國家,如今正在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進程,你不會視而不見吧?民主不僅僅是崇高的目標,也是一個曆史進程,一個國家的民主進程必須和這個國家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進程相適應。西方大力推行的民主給俄羅斯、給非洲帶來了什麼?無窮無盡,沒完沒了的民主紛爭,直至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