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村清晨(2 / 3)

其實陳慶之穿越的異界也沒什麼不好,人們稱這方大地為禹州,禹州有多大,山村裏的人沒人能說清楚,隻是說一名武師一刻不停地走,走一輩子也不能從禹州東麵走到西麵,南麵走到北麵,這是人難以想象的大。其實禹州和陳慶之前世看過的很多的小說中的世界一樣,都有著自己的修煉體係。在禹州大家都學武道,禹州武道極其昌盛,可以稱得上是人人尚武。至於禹州有沒有其他的修煉體係,陳慶之也不知道。因為村子太小了,信息傳遞也很閉塞,在村裏大家隻知道這片大地是禹州,禹州的人們受中央天朝的管轄,具體的關於禹州有多大,中央天朝怎麼管理禹州的就連村子裏教書的老吳先生都不知道。甚至關於武道體係,老吳都不清楚。

老吳先生算是村裏最博學的人了。他經常給幼齡的孩子們講述強大武者們的故事。在很多孩子眼中,吳先生無所不知。大家經常到他這裏來聽故事。但是陳慶之卻是個例外。

陳慶之曾經聽過老吳先生講強大武者們驚心動魄的故事,但其中的內容他是不信的。前世也有練武的,哪裏有老吳講的這麼誇張的,比如老吳先生講過一位厲害的武者吼一聲,就將一座巨城的城牆擊碎。更有一位武者一劍斬下去能將湖泊斬斷,使旁邊的人能看到湖底的淤泥。

這不就是糊弄小孩子的神話嗎,上輩子聽到的神話多了去了。比老吳先生講的好多了的故事都有不少。陳慶之可不是一個單純的小孩子,他對此並不相信。

陳慶之在禹州一直是憂鬱的。並不是因為禹州沒有電腦、電視等前輩子的娛樂設施。而是他思念他那年邁的雙親,柔弱的嬌妻,以及他剛會說話的幼子。陳慶之曾好幾次夢中與親人相聚。但醒來後卻隻能孤獨的麵對空房。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上輩子沒哭過幾回的陳慶之這輩子卻經常因思念親人而經常默默哭泣。

直到有一次他偶然看到隻是武徒的村長能提起三四百斤的巨石,這還是村長輕身活動而已。再加上他從村裏的老人們口中知曉,武徒是那些還沒邁過武道門檻的人的稱謂,連去鎮上登記注冊都不需要時,陳慶之興奮得不能自已。他認為自己有希望通過習武,踏上武道的高峰從而回到地球。

陳慶之不去想當他回到地球時,是否他的親人還健在。他也不敢想。他隻願想當自己回到地球後,能和家人過上完美的生活。

以前老吳先生的故事陳慶之是不信的。但是自從看到村長那次驚人的表現,他有些信了,他認為若是我達到老吳先生故事中的人物那樣,我或許就能夠回去。對於武道的迫切追求使他急於獲得有關武道的信息。以前他認為是糊弄小孩而不願搭理的老吳成了他獲得信息重要渠道。即使老吳懂得不多,但也能告訴陳慶之有關武道的一些事情。一來二去的,加上陳慶之兩世年齡加起來都過四十,在陳慶之刻意結交之下,很快便和老吳成了忘年交。

但是陳慶之此世的父親,一個鐵匠,村裏唯一的鐵匠,卻極力製止陳慶之追求武道的想法。反對陳慶之和村裏的其他人去學武,讓陳慶之遠離村中央的演武場。陳慶之與他的鐵匠父親曾因學武的事情多次起爭執,但最後陳慶之屈服了。不是因為他順從鐵匠的話而放棄對武道的追求,而是村裏沒有習武的功法,隻是幾個翻來覆去的動作套路叫做練法和幾套拳法與刀法叫做打法。在陳慶之幾次有意無意的經過與偷學之後,就全學會了。甚至將一些動作姿勢改良成最適合他的套路,畢竟人和人之間總有差別的,隻有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他感覺村裏的武道教習也就是村長都沒他動作和諧。並且陳慶之在不知不覺的起走坐臥等日常活動中將這些動作融入己身了,時時都在鍛煉。就像他把功夫給練活了一樣

陳慶之感覺這可能是玉佩再起功效,但又拿不準,畢竟這些動作還比較簡單,穿越成了嬰兒之後腦域再次開發,悟性有所提高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可能啊。他決定以後有機會見到強大的武技時,再看看是否是玉佩起作用。

陳慶之此世的父親更是一名醉鬼。天天隻是喝酒,根本不管陳慶之的生活,從給陳慶之起名為石頭的事件中就可見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