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五人圍獵(1 / 2)

第二天一早,何儀、何曼跑出去喂馬,小蓮、典寧幫典母做飯。

典韋回想起前世練的拳法在院子裏練了起來,不一會何儀、何曼、典義、典猛圍了過來。典義、典猛以前就看過大哥練拳,這會也跟著照葫蘆畫瓢練了起來。

隻見拳法簡潔樸實,動作大多直來直往,節奏鮮明,剛柔相濟,富於自然之美,一套拳打得虎虎生風,威猛迅急。何氏兄弟看得目眩神迷,心弛神往。典韋收拳,整個人氣勢為之一變。

“典大哥練得是什麼拳啊?”何儀問到。

"形意拳。“典韋答到。

”典大哥能教我們嗎?“何曼問到。

”可以,但是你們學了不能為惡。”

“我們定當尊從。”

典韋目光如矩,凝視兩人片刻點了點頭。打這套拳未嚐沒有吸引這二人之意。

“師父在上,受弟子一拜。”何儀、何曼鄭重行了拜師禮。古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二人之前受形勢所迫服從典韋,在見到典韋對他們真誠相待後有了歸附之意,來到典家後受到典母關愛心存感激而視典韋為大哥。現在典韋又要教他們本領,使他們覺得隻有死心踏地跟隨典韋才能報達。

“你們身體基礎不錯,這套拳源於大槍術,注重力量的訓練,講究巧妙、自然、果斷、突然、不容情、使敵難於逃脫。一共三十六式,今天教你們前六式。”...

早飯過後,典韋帶著何氏兄弟趕著馬車來到了已吾,在城外一家磚窯訂了青磚、瓦當後進城采買。

來到一家鐵匠鋪,何儀、何曼選了兩條硬木鐵頭槍,黑色的槍杆七尺五寸,槍頭一尺二寸,槍尖鋒利,名為透甲槍,每條槍要價九百錢。典韋找了把跟自己的斧頭差不多的板斧配成一對,要價一千二百錢。又買了鏟、鋤、鐮等鐵製農具,以及柴刀、菜刀和一口鐵鍋。一翻討價還價後共用了三吊四百錢。

出了鐵匠鋪三人到木工坊買了犁,東漢的犁(二牛抬杠)鐵刃加寬,尖部角度縮小,較過去的犁鏵堅固耐用,便於深耕。典韋買的是兩副比較輕便的一牛挽犁。三人又在牲畜市場用一個金餅零兩吊錢買了兩頭耕牛,四吊錢買了十二隻羊,又花了一吊錢買了五頭小豬。最後用三吊錢買了輛牛車。加上訂磚瓦的六吊錢,這趟共用了三個金餅。

回到北溝村天色以晚,老遠就看見典寧穿著新衣跑過來。

“大哥,我的衣服好看嗎?”

“小寧這身衣服真不錯。”典韋下了馬拉著妹妹往家走去...

十天後,茅屋後麵一座青磚瓦房蓋了起來,典家般了進去後又把茅屋推倒,在原址上蓋起了新房,十月二十四日,霜降,前後兩進的青磚瓦房蓋好了,還砌了石牆圍成院子,並在後院蓋起馬棚、牛舍,下風口圍起了豬圈。十二隻羊在請鄉親幫忙時煮成了肉湯。

典韋,何氏兄弟住在前院。鐵牛、李豐也經常住在這裏,還說家裏雖然也有火炕但沒這裏暖和,以後冬天就住在典家了。每天早、晚典家大院裏就會傳出著急促的腳步聲,叮叮當當兵器的碰撞聲,時而還伴隨著一兩聲喊叫。鐵牛、李豐看到何氏兄弟的變化後也拜典韋為師,拳練得很是克苦,進步飛快,一心想超過何氏兄弟,必竟他們二人年紀比人家大了幾歲。

在離典家不遠的小河下遊,典韋用十金買下了一百六十畝土質肥沃的林地,雇傭了十幾個鄉親,伐木燒荒後,半個月全部開墾完閉,就等來年春播了。

十二月七日,大雪,經過兩個月不斷的練拳,雖然與拳隨心意的典韋比還差的遠,何儀、何曼也以經把形意拳三十六式打得熟練,形意拳之短打直進用於戰陣中最為適合,無花俏之招法,長勁亦是最快.兩軍交戰,千軍萬馬中,要能有閃轉騰挪之地不易,隻有直行直進,走亦打,打亦走.如黃河之決堤。

典韋把三十六式融入槍法,創出十二式大槍殺招,簡潔中富於變化,招招製敵,一擊必殺,進攻有刺,戳、點、砸、掃、挑;防守有格,撥、纏、架、擋、淌。將防守和進攻兩動融為一體,攻防一次完成;防中帶攻,攻中設防,使敵人無還擊之機,槍勢勇猛,氣勢雄厚。通過對練,何儀、何曼大槍練起來也有聲有色。二人聯手招式上已經能和典韋的雙斧走上二十招。若典韋使出全力,何曼尚能抵擋幾下,何儀的大槍就脫手不翼而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