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跋?(1 / 2)

舒放李曉群

歉疚說。當我們聽到這通俗易懂而又引人思索的詞組時,馬上就對提出它的人敬佩起來。於是,自然而然地加入到討論的行列,並樂於宣傳它,推廣它。

在社會主義大家庭裏,人們對生活正麵引導的提法不少,諸如八榮八恥、扶貧幫困、感恩、感動、正義、清廉……而歉疚之說從另外的角度來倡導,是一件全新的事情。正麵的要求是先揚而再揚的,歉疚是反思,有一些先抑後揚的味道,這就給人多了一些思索的空間,讓人平添了更多的親近。

正如書中所言:歉疚,不是被動的,頹廢的,軟弱的生存,而是主動的,積極的,強勢的進取。人生的行進過程中,一步一步地看清自己的足跡,孰重孰輕,孰正孰斜,都需要有正確的了解。在歉疚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也調整自己的步伐,就能接近正確的目標。還說:人人皆有歉疚之心,而現在的人們太不關注它、重視它。生活中常常出現忽略了的東西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東西的現象。此時,人們應該對歉疚本身說上一聲“對不起”了。由此,我們能看到歉疚於人們生活的作用,也能看到本書於今天出現的現實意義。

這本書專門談這方麵的事情。閱讀之間,覺得它很有特點。它並不在乎那些從理論到理論的深層次研究,沒有一些晦澀的於普通人十分看不懂的哲人語言,而運用了深入淺出、表裏結合的方式,形成為典型的大眾讀本。本來,歉疚是人人經曆過的,也對其是有認識的,誰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的。但是,本書卻有係統的歸納和深刻的探討,沿襲曆史的淵源,剖析傳統的成型,引經據典,化繁為簡,頗有水到渠成的功力;同時,注意了例子的使用,古今中外,主題鮮明,也有入木三分的能力。人們可能想到過歉疚的情況,卻沒有這麼有條理有意境地認識過,所以看到這本書就饒有興趣了。書中思想立場鮮明,邏輯思維嚴謹,說理陳述通暢,又是一大特點。特別是選用了一些宗教方麵的內容,有佛教、道教的,還有其他教義的,並沒有原封不動地照搬,把那些非常個性的語句寫到書中,讓宗教以外的人讀來顯得疏遠,而是通過積極的選擇和良性的梳理,盡量使那些宗教思想與現實生活掛起鉤來,這樣,普通讀者就在宗教思想進步內容的啟示中,對歉疚之說有了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明快簡潔,語言的通俗易懂,表達的活潑生動,信息的豐富多彩,也是本書的特點。書本的作用就是要讓觀點使人能夠記住,你如果隻想寫書的高水平,比小說還小說,比繡花還繡花,肯定不合大眾的口味,得不到讀者的認可。本書運用談心的寫作方式,語氣平和,情感親切,娓娓道來,頗有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