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話:無極之間道正法-2(2 / 3)

「將軍放心,且先弄些蒙古軍衣服來,」二人往山下走去,一路走到河邊。

河北地區發生過大小戰役,那河上亦有不少金軍、蒙古軍屍體,當然也不會有人去處理這些屍體,隻怕都會成了孤魂野鬼。

「本以為這百年天下會和平,誰知道…,」聖元放眼望去,屍體不少,血紅一片一片,戰爭持續了這幾百年,天下從未和平過,真不知這些戰爭到底為了甚麼。

「唉,凡間是這樣了,權力、欲望,便是人類的寫照,」瑤七大概已經看多了凡間這等俗事,也沒有太多的感歎,即使感歎也無用,因為凡間這等事已不知重複了幾千回。

「嗯…,那為何…,為何天界也是一樣呢?」聖元不太理解,如果說凡間戰爭不斷,可照姑娘所說,天界也有戰爭,這天上天下都在打仗,可一點道理都沒有。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天界也是不想的,」瑤七這時反倒感歎了。

凡間打仗哀聲四起,人們流離失所迷失正道,然而就是這種時候,入魔者也日漸增多。數千年前,地母娘娘如期收圓,但每次收圓的數量卻越來越少,這次更是隻有數百年前的一半而已,那剩下的呢?

眾仙觀察了數百年凡間,貪、嗔、癡者越發眾多,再加上凡間戰禍不斷,入魔者日益增多,回圓者便日漸減少,這影響除了凡間之外,每百年的仙魔大戰,魔者越來越多,仙者重創甚深,那一仙一魔的差異越來越接近,魔者不再不堪一擊,而是魔力劇增,數量龐大,眼看天界將無法一舉攻破入魔者大軍。

隻見天界眾仙當中,有一白衣仙人道『魔者未滅,也永不滅;但有邪心,卻是人也。』這仙人,便是觀世音菩薩了。

誰也想不到,那人間的戰禍和變化會讓天界造成碩大的影響,如今魔者眾多,已不是天界可以負荷,卻又不知如何是好。『也許我們已離凡間太久,無法明了凡間狀況,要明白,天上一眨眼,凡間確已百年。』一紅衣仙人緩緩走出仙群,眾仙們朝她望去。

『九天的意思是?』其他仙人望著她問,這紅衣仙人,便是九天玄女娘娘。

『我可派遣使者,尋找正氣之人,歸天界所用,』九天話雖這樣說,但其實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要知道天上天下因有正確的循環,生者、死者、人者、仙者,無論如何都得輪回超生,若強製入魔或成仙,那輪回數量可就漸漸減少,總有一天所有的魂靈都會因為戰爭而消亡。

陰陽相生相克乃是天地間的真理,可入魔者卻不管天地平衡,一昧使人入魔,隻想消滅天界,若陰陽平衡消失,世界最終會回歸到無極,屆時甚麼也都不留下了。

這並不是天界眾仙所期盼的,創造世界與平衡天地魂靈,讓生命無限延續才是正確的發展,然而莫非魔者隻想回歸到無極?非也,而是入魔者便無這般想法,隻想破壞、殺戮、占據,那是讓欲望牽著自己走的錯誤道路。

即便天界奮起抵禦萬魔大軍,但無論如何,眾仙仍遵照玉皇與地母的意思,巧妙的維持陰陽間的平衡,但如今若隻靠凡間無知的行為,這平衡遲早會被破壞,眾仙並沒想到凡間這等沒有神力的凡人,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九天話畢之後,派遣一青衣女子下凡而去,眾仙明白她的苦心,也隻能給予祝福,要知道,一正氣之人可匹敵數千名魔軍,那幫助實是非常之大,這也是眾仙不反對的原因之一。

「那我們想消滅對方,貫徹自己的理念,也不對了?」聖元聽完之後仍感到疑惑,因為他隻想著平定天下帶來和平,消滅破壞和平的敵人,這樣也不對麼?

「對,卻也不對,」瑤七明白聖元的想法,那並不是百年魂靈可以參透的,即便是瑤七也未全參透。

黑白陰陽之間,若穩定維持平衡,互不幹預,仍可自行安穩發展,但凡人卻隻想要自己掌權,嘴上說天下太平,實際上人人想當皇帝,若果今日真有一賢明帝王,卻又可維持幾年呢?那也隻不過百年,這樣一比較下來,戰爭的意義便愚蠢至極了。

「姑娘是說,若沒有皇帝,人人自理,便可天下太平?」聖元一聽似乎明白了。

但聖元又想,這道理實在太過深遠,凡人怎可能自理呢?貪、嗔、癡各種欲念,不就是人們最大的問題了?若人人可以管好自己,誰又會想打仗呢?平穩之中,必定有人想稱王。

「將軍這樣說,也並非全錯,」瑤七也明白,人們不可能達到這種境界,自古以來,陽氣上升,陰氣下沉,看似真理,然而下沉容易,上升卻難,這點瑤七無法參透,若果要讓凡人能和平共處,為何當初又要給人們這些欲念呢?

二人邊討論邊找可用衣服,雖然不會有甚麼結論,但兩人不明白,這也是他們在凡間的一段重要過程,倘若到了悟道那天,道果圓滿,超脫凡塵。

好不容易勉強找到兩件既不太破爛,又符合身高大小的蒙古軍服,瑤七略為洗掉些血跡後,一件聖元,一件讓自己套上了,那蒙古軍服上,有一種濃厚的奇怪味道,一般中原人士不太習慣,是蒙古人獨有的味道,聖元有些作嘔,但瑤七卻瞞不在乎。

隻見兩人穿好蒙古裝後,瑤七到河邊撈了些爛泥,再將一些砂石灰搗在裏邊,和了之後塗在自己臉上,也幫聖元塗了滿臉,看起來有些肮髒,也掩蓋了原本白淨的皮膚,變裝完成後雖然看起來有些滑稽,而且一高一矮,但和蒙古軍也有了七八分像。

瑤七拍了拍聖元的雪嶽槍,「吶,雪嶽,換把普通些的吧?」聖元以為她在自言自語,沒想到雪嶽槍當真緩緩變形、縮小,隻見和地上的蒙古軍長槍沒甚麼兩樣,就是槍刃和槍柄之間,有一條小小的龍型和刻字,聖元嘖嘖稱奇,但也有些習慣這些神奇的事。

二人沿著河邊躡手躡腳往河北前進,不久看到一大片蒙古軍營,雖然心裏有些緊張,但仍硬著頭皮走了過去。

「喂喂,你二人去哪了那麼久?」門口幾個蒙古衛兵,看兩個自家軍緩緩從遠方走來,隻道是他們鬼混去了。

「啊,不是,也不知道吃了啥子,這肚子疼的,這我老家兄弟也去幫我摘了些藥草,」聖元怕瑤七一開口會引起懷疑,趕緊搭話。

「這樣啊,成,待會用膳,老兄我請人幫你個兒準備些清湯,緩緩胃,」蒙古軍也當真熱情,把自己人都當作家人,兩人也較好行事些。

聖元謝過之後已經冒了一身冷汗,他帶著瑤七進了蒙古軍營,隻箭瑤七也不遮掩或畏縮,以免引起懷疑。

那蒙古軍營裏的帳篷當真數量之多,隻怕有上萬大軍,聖元心想,莫非這些蒙古軍有十足的把握,竟全數出動了?二人徑往較沒人的軍營走去,稍作休息,也不敢對談以免隔牆有耳。

不久晚膳時,聖元和瑤七混在蒙古軍裏跟著用膳,隻見遠處有一個蒙古軍,手拿一碗熱湯東看西瞧,忽然遠遠看見聖元,小跑步來了。

「兄弟,可找到你了,喝些吧,趁熱,」那蒙古衛兵當真為了聖元,熬了碗清湯,就怕他肚子又疼了。

聖元陪笑接過,也不猶豫直接喝了一口,「如何?我還給加了些淡草,對胃好呢,」衛兵怕聖元不合口味,看著他喝湯。

「不錯不錯,多謝了兄弟,」聖元舔了舔嘴巴,那湯和蒙古人的食物比起來,當真清淡許多,還有股草藥香。

「啊,兄弟,你叫啥名來著?」聖元邊喝邊問,這時才仔細看那蒙古人,約莫二十好幾,五官端正但身材略狀,他心想「怎麼這麼年輕也得打仗?」

「我叫百善,我娘說,中原人常說,百善孝為先,所以給取了這名,」百善露出傻笑,看起來像忠厚老實之人。

「哦?我叫聖元,真多謝百善兄了,」聖元將一半的湯碗遞給瑤七,就怕她吃不慣蒙古軍食物。

「哪裏,甭客氣,」百善拍了拍雙腳灰塵,轉身往軍營門口跑去,聖元見他緩緩跑遠,又見軍營裏,大夥邊吃邊唱歌跳舞,心裏有些疑惑,這些人終得上戰場,如此的一家人,卻得拚天下,若果一直這樣和平吃飯、唱歌,那不快活?他心裏邊想,邊歎了口氣。

「將軍,凡間之事,多想無用,」瑤七知道他的心思,邊喝湯邊告誡他,隻見聖元點了點頭。

翌日一早,蒙古全軍收營出發,那大軍迅速整齊相當有秩序,當過將軍的聖元也有些讚歎,想不到蒙古人這般有軍紀,隻見蒙古全軍往河北出發,聖元和瑤七混在隊伍裏跟著。

行軍許久,那路線漸漸進入山道,這山路線複雜,有好幾條道路上山,放眼望去,隻見山上有不少軍隊蠢蠢欲動,旗號還寫個「金」字,便是金軍部隊。

「怎個一來就和金國打仗?」聖元暗稱不妙,沒想到跟著來卻是要打仗了,但無論如何,他也想保瑤七周全。

那山上山道數條,卻每條都有金軍,隨便估算也可以知道金軍大約有數十萬大軍,比蒙古軍人數還要多,此次戰役,蒙古軍約莫帶九萬大軍而已,卻已是蒙古軍主要戰力,而金軍戰力卻有三十萬以上,真是以卵擊石。

聖元眼見人數比例相差甚大,心裏有些擔心,但這時,蒙古士兵們的氣勢卻變了,聖元心裏一震,那是軍氣,龐大的軍氣從蒙古軍裏集結又散發出來,讓久未上戰場的聖元也心裏有些興奮。

蒙古大軍隻兵分二路,將兵力集中兩條山路攻向山去,麵對金國大軍,這一去實是有去無回,但蒙古軍卻一點也不害怕,直往前衝,像是拿命在打仗一般。

金軍見蒙古軍竟然沒有一點懼意,而且視死如歸,在士氣上有很大的影響,蒙古軍即使受傷,仍勇猛無比,反過來看金軍,連握兵器的手都會抖,隻怕是蒙古軍戰鬼一般的氣勢,讓金軍精神層麵有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