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斬棘(2 / 2)

書裏詳細記錄了他們在努爾幹故地、望峽州、黑水靺鞨群島以及麻家港的氣候、水文、地形、環境、部族的情況——以及求生的經驗。

盡管其中大部分文字無法給戚繼光帶來參考價值,畢竟所處空間不同,環境、水文、地形都不能拿來借鑒,但書裏苦中作樂的態度,令戚繼光非常欣賞。

比方麻貴在《斬棘錄》中認為,膽如鼠這個詞是錯誤的,因為老鼠有洞所以膽子很大,反倒是其他沒洞穴的動物見人都會跑得遠遠的。

甚至書裏頭還試圖教參與第二次東征的士兵如何在路途中尋找一頭適合自己的寵物。

最推薦的是去女真使鹿部領養一頭鹿,毛長的那種,能騎著走、幫忙馱東西,睡覺時候還暖和,壞處是不如馬識途聽話,動不動就迷路。

其次是從努爾幹故地養兩隻雪橇犬,要大的那種不要的,的光知道瘋跑,有點傻。

再了就是在努爾幹故地掏個狼窩,從養個狼,雖然凶零,但也非常好,從養大的狼會覺得主人是有兩條腿的老狼,一根繩上的螞蚱,一個蹬腿倆一塊完蛋。

麻貴有個部下就養了頭狼,後來那人凍死,狼的心情在接下來幾個月都不好,不吃肉、尾巴上毛都掉光了。

不推薦養鳥、雕什麼的,沒啥用,打獵幫不上太大的忙,還容易暴露部隊行蹤。

雖然麻家港有個在籍熊兵,但同樣也不推薦養熊,盡管他聰明,會戴頭盔、行軍列隊、作揖下跪,但喝大了酒就不行了,耍起酒瘋來別頂頭長官百戶,將軍都製不住。

一歲以後就不讓別人進他的營房,一進就急眼。

總的來就是心態上有很大問題,始終不能承擔作為一名旗軍的使命,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大明麻家港旗軍,反而認為其他所有光榮的大明麻家港旗軍都是一種會給他喂食的安全兩腳獸。

書裏除了這些有點逗的東西,也有許多對戚繼光有用的知識,比方冬季如何防寒,蓋房子的注意事項等等,這些都被戚繼光抄錄總結,而後以更適合這片土地的方式定為標準,下發全軍。

自西征之始,擺在戚繼光麵前的問題就一直不是敵人,始終是自己的後勤,他這支數量龐大到根本數不清的部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供養得起。

他們已經走出蠻荒,重新回到人類社會,但這裏沒有任何一座城能養得起一萬軍隊,就算再往西,戚繼光也不抱期待了。

明軍必須就地解決一多半糧食問題,讓部隊吃飽,以較好的精神麵貌來應對接下來的進攻。

反正時間在我,就連奧斯曼都在為他運糧,早晚有一他們會有足夠的糧食,然後像開閘的洪水般湧入莫斯科和烏克蘭草原。

何況,不準什麼時候世界另一邊的明軍就會突然出現在他的麵前。

西征軍的統帥並不著急,甚至還想養頭棕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