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結束,隻有直係親屬有感覺吧,或者楊小三兒太小了吧,反正對他影響不大。影響大的肯定有,至少二喜兒不願意從出殯那條街走,他覺得變成鬼的三老太爺肯定很恐怖。

還有,這兩天大哥楊文東和二喜兒晚上不敢出屋,撒尿都會結伴兒去,那些無良大人還嚇唬小孩兒。

“不聽話吧,你三老太爺晚上過來。”

這個梗兒城裏人懂不懂?

是啥,猜吧。

十二月的最後一次交易楊小三兒很滿意,縣裏果然從靠海的南半縣弄來了大批量的蝦醬、蝦油,係統給予了“有機、陳年、手工、老配方”的評價,所以上架就開始瘋搶。

老孫哀求道:“增加點兒糧食吧,海邊兒忒缺糧食。”

楊小三兒不給予準確答複,道:“大米換成玉米,肯定超過五千斤,具體多少不確定。”

老孫當即拍板,道:“可以。”

“我說……”

楊小三兒把頭撇向一邊,道:“你想多了。”

其實,楊小三兒這裏可壓了他們不少物資了,但是他就是覺得不保險,必須達到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的地步,所以他直接把老孫的問話懟回去了。

楊小三兒繼續道:“那邊一月一日過年,下次是一月五號。”

“努力吧,人家願意押咱們東西才有希望,要是每次都結清,我估計就沒戲了。”

老孫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激動的道:“對啊!”

“我都被逼糊塗了!”

“可不就是這個理兒,行了,咱們初十再說吧。”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老孫想明白其中關鍵,心態好了很多,人看起來也沒那麼焦慮了。

回家過橋的時候,老孫遇到了五個莊村委會的書記馬廣仁,兩個人熱情的寒暄起來。

馬廣仁埋怨道:“劉花子,你不厚道啊!”

“這麼好的事兒你不想著我,全便宜了馬禿子,想當年……”

劉書記趕緊打斷馬廣仁的話,道:“你拉倒吧,都你那個破嘴,隻要告訴你,全鎮都知道了。”

“別擋道,孩子身體兒軟,再凍著更麻煩了。”

“得得得!你總是有理!”馬廣仁那是見到劉書記埋怨一次,然後拿他要飯的時候接濟他的事兒說事兒,當然知道劉書記厭煩的不行,就直接說重點,道:“一月一,我們村兒知青們搞大聯歡,下午兩點開始。”

“為了熱鬧,我請了會唱戲的。”

“趙書記說支持,也會帶著鎮上的知青過來。”

“來晚了沒地方。”

劉書記眉頭一皺,道:“你都會搞用不著的。”

“我們村兒也沒知青,你要是敢讓我下不來台,我晚上都在你們家吃。”

回來的路上劉書記很沉默。

楊小三兒實在忍不住了,問道:“劉爺爺,你擔心啥?”

“這個馬大耳朵竟搞歪門邪道的,也不知道會不會出事兒。”

“鎮上要求各村兒恢複農業生產,他這時候整這個虛頭巴腦的事兒,都怕有心人抓住不放做文章。”

楊小三兒覺得還好,這個時代的娛樂生活實在太匱乏了,或許搞這麼個聯歡還能鼓舞士氣呢。

隔壁村兒知青搞聯歡的事兒村裏兒已經傳開了,大夥兒對此表示了極大的熱情,無論男女老幼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