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的時候大姐楊文蓉非要背著楊小三兒,是怎麼說都沒用了。沒法兒,誰讓前任體弱多病出了名的。
“大蓉,你帶著小三兒上班兒,他哭鬧了咋辦?”楊術存語氣嚴厲的問道。
“大爺,我不鬧,我給小灰挖菜。”楊小三兒趕緊保證道。
大姐楊文蓉提著剝了皮的柳條編的小籃子。這個籃子做的很精致,本來還有個柳條編的蓋子,是父親楊術柱養鳥兒的。但是,那隻紅嘴大山雀死了,籠子就成了放木耳、蘑菇的小籃子了。
大姐楊文蓉背著楊小三兒道:“三兒一直很聽話,讓他跟著我吧。”
楊術存根本沒有徇私的想法,或者說這個時代人都淳樸正直,直接就道:“半天的時候他若是哭鬧,你送他過來就扣你2分兒。”
“嗯。”大姐楊文蓉也知道大爺楊術存的脾氣,就應了一聲跟上了人群。
村裏一共有四個生產隊,三隊全部姓楊,幹活的時候還要做個分工會,最主要的任務是喊口號。
最後,楊術存道:“今兒去老徐大溝,全體刨地翻地,整理壩坎兒地頭兒,爭取今兒完成老徐大溝的任務。”
楊家峪村不大,現在的村址是鬼子為了方便管理選的,是隔壁村兒老馬家大地主兒的好地,在以前村裏人都住在各個小山溝裏。
因為村裏除了郭家和楊家都是逃荒躲避戰亂跑來的,就隻能開一些山坡上的荒地種,然後再租種一些地主家的地,所以各個山溝都是以當初最早居住的家兒命名的。同時,這些溝兒沒啥好地,多數都是二三類山坡地,年境好的時候收成也一般,年景不好僅不至於白種,這個年代是沒可能豐產的。
不過,就算水田豐收也挺一般的,玉米絕對收不了二十一世紀的每畝一千一二百斤,六七百斤那都是大豐收了。若是種麥子、穀子,產量還會更低,遇到旱年兒賺不出人工來。
但是,這個時代農民對地親,巴不得犄角旮旯都種上糧食,根本沒考慮過是否劃算,更沒考慮過種植經濟作物。
楊術存可不是不通情理的長輩,而是作為三隊的生產隊長要做表率,看到大姐楊文蓉執意要帶著他,就道:“你把小三兒放牛車上吧,不然等會兒刨地你都沒勁了。”
“嗯。”大姐楊文蓉趕緊把楊小三兒放到車上,道:“三兒,你坐好了。”
“大姐,我的小灰灰。”楊小三兒伸手要大姐楊文蓉手上的籃子。
大姐楊文蓉把手上的籃子遞給楊小三而,繼續叮囑道:“坐好了。”
大爺爺楊國恩趕著牛車,牛車上裝的都是工具,看楊小三兒抱著個籃子,問道:“裏邊兒是啥?”
“小灰灰。”楊小三兒已經漸漸適應這個萌娃身份了,當下就是萌的屬性發揮不穩定,但是已經足夠吊打這個時代的熊孩子了。
“啥?”大爺爺楊國恩被楊小三兒奇怪的稱呼整懵了。
楊小三兒湊過去給他看道:“是小兔子。”
“哦,小野兔子啊!”大爺爺楊國恩恍然大悟,又道:“可以讓你媽給燒了吃,這玩意兒養不活。”
楊小三兒摟著籃子道:“不能吃,它還是小孩兒。”
大姐楊文蓉在一旁道:“大爺爺,他這隻小野兔子吃東西,跟他親。”
“是啊!”大爺爺楊國恩好奇的很,又說起往事,道:“你爸小時候沒少抓小野兔子、小野雞,但是這玩意兒氣性大,就沒養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