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同鄉便按照酈食其交代的在劉邦麵前提及酈食其,劉邦果然對狂生這個稱呼頗感興趣,準備見見這個人。
酈食其被帶到劉邦營帳之時,劉邦剛好結束一天的辛苦工作,在營帳內享受腳部按摩。酈食其進來,劉邦示意他坐下相談。酈食其見此情景,馬上問劉邦這楚國的西路軍到底是要幫著秦廷打諸侯,還是領著諸侯打大秦。劉邦一聽直皺眉頭,心想這位狂生也太狂了點,劉邦沒有惱怒,隻是告訴酈食其他自然是要攻打秦廷的。
酈食其當即義正詞嚴地表示既然是攻打秦廷,就當以義理為先,而劉邦見賢士卻如此傲慢,與秦廷的腐朽官吏有什麼區別,這樣的態度是根本不會打勝仗的,即便偶爾小勝,也不會維持太久。劉邦看酈食其頗有膽識,講話也入情入理,他讓酈食其稍等,自己去後麵整冠束帶,重新出來與酈食其相見。酈食其這才滿意。劉邦置酒與酈食其長談。
劉邦這酒可是沒有白請,酈食其給劉邦出了一個不錯的點子。酈食其指出劉邦以現在的狀態進取關中沒有勝算,因為一來兵源不足,二來部隊的糧食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劉邦也知道這個問題,他向酈食其問計。酈食其當即提出讓劉邦先取下陳留。劉邦對先取陳留沒有把握。酈食其進而解釋陳留是交通要衝,且城內糧食充足,更主要的是他自己與陳留的領導熟識,願意為劉邦去規勸陳留當權者來投奔劉邦。這樣做既可以花最少的力氣辦最大的事兒,也就是常說的事半功倍,更關鍵的是,這種做法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一路上將會有更多的秦國地方官吏效仿陳留而歸順劉邦的西征軍。這樣的好事兒是劉邦最待見的。劉邦不為圖什麼虛名,隻看辦事的效果如何。
酈食其馬上去辦,結果非常順利,陳留納入劉邦的手中,劉邦一路跌跌撞撞總算是有了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大本營了。劉邦做事非常地道,他立刻對於酈食其的付出給予了回報,封酈食其為廣野君。這也正是很多人願意與劉邦為謀的原因。為劉邦做事是不會白做的。劉邦不是那種事前封官許願,一大堆拜年話,事後食言而肥的人。
酈食其不但把陳留這麼一個寶地貢獻給了劉邦,還把自己的弟弟酈商和他手下的四千多兵丁也貢獻給了劉邦。劉邦立刻封酈商為將軍,命他駐守陳留。安排好陳留的事務,劉邦立刻以酈食其為隨軍參謀開拔西行。
接下來劉邦瞄準的目標是開封。但是開封的秦軍守備是很厲害的,劉邦在這裏沒有任何收獲,眼見已經是三月了,再在這裏耽擱,怕是等項羽的北路軍到了函穀關外,自己還未趕到,不能與之策應,豈不是要給楚軍造成損失。劉邦決定放棄開封,繞道西行。還真不錯,這稍微繞一繞道,一路上倒是小勝連連,沒有太多阻礙就往西麵推進了不少,西路軍的兵力和補給得到了補充,總體還算順利。
劉邦總想攻下一個秦國的大糧倉,但是這些地方是秦軍把守十分嚴密的地方,特別不易攻下,比如滎陽和敖倉,劉邦以擴大的勢力試圖攻占其中一地,仍然沒有成功,不得已,劉邦繼續往南麵繞一繞,繞道潁川一帶。總之劉邦現在對於下一步到底取道何處,到底是攻打秦國的糧倉,還是要取得哪個軍事要地,他確實沒有太清晰的概念,隻是邊走邊看,也同時不斷打聽項羽到了什麼地方,隻要不耽誤策應的工作就好。
就在劉邦有些漫無目的地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行進之際,一個人的回歸給他的事業帶來了轉機。這個人便是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