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太陰無極道(1 / 2)

隻見這篇石刻開頭,刻著幾個大字,太陰無極道,一個個字跡筆力勁健、宛若盤龍。

無極之真,天地之精,妙合而凝,萬物化生,陰陽成像,天道立之。

天地之道,陰陽化生。

清濁之源,動靜之基。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垠,是謂無極。

無極者,無聲無臭無象無名。

無極而太極,蓋無一動而為陽,以生玄炁,故曰:易生“玄光”。靜而為陰,生元炁,故曰“元命”,生“太初”。靜極複動為陽,生始炁,曰“太始”。三炁周,“玄”“元”“始”。三炁周備,炁形質具,未始相離,謂之“太素”。靜而為陰,故曰“太素”。梵行初,三炁為天地之根,萬物各極其位,謂之“太極”。萬物生靈負陰抱陽,輪回循環、生生不息……(源於《清靜經》《無極圖》)

方小餘本能的被這些蒼勁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了,此刻緊皺著眉頭,全神貫注的看著牆壁之上那篇密密麻麻的文字。

看了半天、方小餘總算是明白了,原來這太陰無極道與烈陽派的太元雷火道一樣、乃是一門正宗的仙家功法。隻是各派的仙家功法都是嚴密保管、絕無外泄,這樣一門精深奧妙的仙家功法怎會出現在此。

隻是此時方小餘卻是心情激蕩,帶著好奇的**,完全沉迷其中,對那艱澀奧妙的文字看得如癡如醉。

不知不覺中、方小餘隻覺頭腦發昏,滿臉痛苦迷惘之色,整個人竟是微微顫抖,卻是說不出的詭異之情。

卻是方小餘在沉迷之中,不知不覺的按照太陰無極道的功法口訣暗自修行。

太陰無極道乃是運行太陰之力、修行己身,太陰主寒。而方小餘本就修煉的是烈陽派的太元雷火道、乃是世間難度一見的至剛至陽修行法訣。如今太陰太元之力互衝,方小餘隻覺體內陣寒陣熱、全身經脈痙攣劇痛、如萬蟲蝕心、痛苦不堪,真當是生不如死。

方小餘神誌漸漸模糊、跌跌撞撞往後退,渾然不知身後石室中央的石桌,轉身卻被石室中央的石凳一絆,腳下一軟,整個人都撲倒在石桌之上。被抽取一空的太元之力竟然一時與初次運行的太陰之力鬥得不分上下,體內寒熱交替,翻江倒海,直衝腦門,方小餘眼前金星亂閃,頭暈目眩,呼吸紊亂,喉頭一陣腥甜,“噗”的一聲,一大口鮮血自口中噴射而出。

就在此時,隻聽見一聲滋滋的悶響,卻是方小餘噴出的那一大口鮮血正好噴在那石球之上,那石球似久旱逢甘露般、將噴在上麵的鮮血盡數吸收完全,隻見那石球之中如有脈絡、血絡隱隱,流轉不定。

方小餘臉上青赤相間,全身發抖,同時被方小餘壓在身下的石球在一次爆發出一股瘋狂的吸力、不斷的吸收著方小餘體內的靈氣和溢出的鮮血。

隨著溢出的血液越多、體內靈氣的丟失,全身經脈痙攣劇痛卻是減輕了不少,漸漸的方小餘便失去了知覺。

而那石桌之上的石球光芒暴漲,青光赤芒交替閃爍,二者在一次劇烈的爭鬥起來,一番激鬥之後二者誰也奈何不了誰,一時僵持不下,二者爭鬥交鋒接口處在一次爆發出七彩的光芒。

隻是那石球中的血絡、逐漸流向青光赤芒爭鬥的借口處,便在不流轉,任憑青光赤芒都過不停,過了片刻,便在此滲入二者之中,漸漸將二者爭鬥處染成一點紅色。

隨著時間的流逝,那點紅色越來越深,到了最後似乎嬌豔欲滴,並不時的跳動、如一團燃燒著的火焰,而原本爭鬥不休的青光赤芒都黯淡下來,從原本的排斥爭鬥化為融合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