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浩土廣瀚無邊。唯中原大地山川秀美,豐美肥厚。天下人口十之八九聚居於此。而東南西北邊荒之地,山水險惡、多凶獸猛禽、惡瘴毒物。自古天地有靈,造化無數,在這些窮山惡水之間卻也有通靈的誌怪之物。
方今之世,正道大昌,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靈水秀,人氣鼎盛,物產豐富,為正派諸家牢牢占據。其中尤以玄月門為支柱,是為正道諸派領袖。魔教潰敗邊荒窮山惡水之地,一時難見其蹤。
黑水郡位於神州邊陲之地,因有一黑水河貫穿全郡而得名,乃是邊陲一大郡。
這黑水河乃是黑水郡重要的交通要道,全郡上下,大都走黑水河通行。黑水郡的核心城池、便位於黑水河下遊一處河心島之上,名為黑水城。長此以往、在這黑水河之上漸漸形成一股大的勢力,取名黑水幫。日積月累、黑水幫的勢力越發強大,如今、整個黑水郡便都在黑水幫的掌控之下。
在黑水郡的一處窮山惡水、人煙稀少之地,有一個二十餘戶人口的小村落,一年四季、冷風颼颼,是為涼風村。
天地不仁,富貴有別。既有富甲天下之輩、也有窮困潦倒之徒。即便是在這小小的涼風村,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涼風村有一位出了名的貪婪吝嗇之徒。明明是一位貪婪吝嗇的地主,卻取名張大善人。
這張大善人年過半百卻老來得子,取名張俊才。張大善人對此子是疼愛有佳,當其掌中寶、心頭肉。
前些年,黑水幫廣招門徒。這張大善人花費大半家產、終是托人將其幼子送進黑水幫,成為黑水幫的正式門徒。此後、這張俊才身著黑水幫的服飾回過一次涼風村,好不威風。
村民本是淳樸之輩、沒見過什麼世麵,對成為黑水幫正式門徒的張俊才自然是恭敬異常。
此後、張大善人是借各種理由侵占田地。如今全村的田地都被這張大善人占為己有,村民卻是敢怒而不敢言。
一天、張大善人的院落傳出一陣打罵之聲,張大善人尖銳的叫罵聲響起:“讓你不好好幹活,偷東西吃,給我打。”
一陣打罵之後,張大善人那尖銳的聲音再次響起:“給我攆出去,攆出涼風村。並告訴全村村民,誰也不許收留這小子,也不許給東西給他,否則就是和我張大善人做對,將和這小子一樣的下場。”
隨後院門開啟,一個清瘦的身影被幾個家丁推了出來。
那消瘦的身影、卻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名為方小餘。
這方小餘原本和父母世代居住在涼風村。前幾年,張大善人、霸占田地,其父母被逼無奈之下,一氣跳入黑水河的一條小支流自盡身亡。此後方小餘被迫成為張大善人家的一名長工,過著衣不暖、飯不飽的生活。
幾個家丁卻也是一臉無奈的推著方小餘,走出了涼風村。見其可憐、本想給其些錢物。但張大善人尖銳的聲音從後麵響起:“你們也想跟他一個下場麼?”
隨後張大善人走上前來,對著方小餘狠狠的踹了一腳,說道:“你要是在敢回來,我定會打斷你的狗腿。”
隨後帶著幾個家丁揚長而去。
呼嘯的涼風吹得方小餘全身冷颼颼。如今成了衣食無靠、有家不能回、無處可去。
方小餘擦了擦嘴角的血漬。無奈之下,來到村尾的墓地邊緣,寄宿在一個小石窟之內。
一連幾天,無處可去的方小餘都以野菜瓜果為食,夜宿墓地邊緣處的小石窟之內,倒也安穩。
方小餘畢竟才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每每想起過往,一時眼淚自流。不知不覺、又來到父母的墓前,一番哭訴。不知何時、在父母的墓前昏睡了過去。
半夜、方小餘被一陣刺骨的寒風驚醒。
方小餘隻見墓地一點幽綠冥火、靜靜燃燒,散發出幽綠的光芒,將墓地都照耀成為一片幽綠之色,連帶周圍的夜風聲、在耳中聽來,越來越似鬼哭之聲。
在這陰森森的夜裏,方小餘隻覺背後如芒在刺,全身上下寒毛都豎了起來。
那點幽綠冥火似有靈性,發現了方小餘,一閃一閃的森森綠光向方小餘罩來。
那綠光將方小餘罩在其中。片刻間、一股陰寒之氣從四麵八方刺入方小餘體內。
瞬間、方小餘隻覺全身的氣血都被冰凍住,無法動彈,對方小餘來說、那鬼物卻是厲害之極。那燃燒著的幽綠冥火之中產生一股強大的吸力,似乎要把方小餘的魂魄吸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