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觀是已經建設得還不錯了,但是不是能把道路修得更好些?
青石鋪路,難道不比泥巴地好走?
旁邊再種些花樹,豈不是更加美觀?
信徒們大老遠來上香,很是辛苦。是不是還能隔段距離,就設些石椅,給人休息?
這,這些想法聽起來很不錯啊!
修橋鋪路,本就是大功德。
若能在一座城裏留下好的建築,可能數百年間,都會有人因此受益。
於是年後,以白龍觀為圓心開始,一條慢慢鋪向全城的道路,開始悄然修建了。
譚迎春私下告訴美娘,基建,永遠是最燒錢的。
估計很長時間內,這些道長們,都不會嫌煩的撂挑子不幹了。
美娘笑著捶她,“這樣促狹,也不怕婆家嫌你!”
原林係列大賣,可是讓美娘一下吃了顆定心丸。照這麼下去,要不了三年,頂多兩年她就能把那三千兩還清!
所以如今也有心情跟人笑打趣了。
譚迎春頓時一臉哀怨。
她自覺還是個蘿莉,花骨朵兒一樣的年紀,婚期卻已經訂下,就在今年夏。
因為俞家那胖紙足足比她大了三歲半,人家已經快二十了,所以家裏老人想他們早點成親。也好安心讀書,早日考取功名。
為此,俞家已在蕪城買了一套院,離譚家不遠。就給夫妻住,也便於娘家照顧。
哼哼,當誰不知他們家的“險惡”用心麼?
這還不是看譚二哥自得了上官先生一回指點後,進步飛速。
俞家不好明著來求,隻好曲線求學。以成親為由,把兒子送到親家身邊,到時怎麼著也能跟著沾點光不是?
“估計著等你們成了親,先生他們也差不多該回來了。”
看著路邊,才冰雪中歡快冒出頭的幾朵迎春,美娘還真挺惦念的。
譚迎春毫不留情的辣手催花,摘下兩朵,給美娘一人一朵別在頭上,哼唧。
“他家可不就是打著這算盤?你上官先生怎麼那麼神,看看得這麼準?”
身為一個現代人,譚迎春不相信祭,卻相信風水大師,和摸金校尉一樣,都是有些真本事的。
正月剛過完的時候,邊關便傳來消息。
臘月底,上官先生趕到邊關,殺了徐贇祭後,旱了一個冬的邊關,終於下雪了。
足足三三夜。
那個時候,徐賢妃才剛剛趕到京城。
她還沒得及開口攔一攔,邊關的喜報,便已送到京城。
徐賢妃方知,兒子一行根本就沒往京城走。
也不知上官令規劃了一條怎樣神奇的道路,總之就是在同樣的時間裏,跑完了兩倍的路。她才到京城,人家已經到邊關了。
祭求雪,一氣嗬成。
三三夜的大雪降下,朝中上下,所有反對的聲音,全都閉緊了嘴巴。
連對漢王殿下未經聖旨,就擅離封地的彈賅也都不見了。
人家畢竟冒著生命危險,穩定了邊關,為朝廷出了大力啊。
這個時候,不是應該,大燕朝氣運正盛,燕成帝乃上注定的明君,所以大皇子才這麼福星高照,攜恩師求下瑞雪,解除邊關危難麼?
禮部尚書王瀚老大人,可是使出洪荒之力,寫了篇花團錦簇的文章,在朝堂上光明正大的拍了一回龍屁。
燕成帝麵上有光,自是神采熠熠。
但徐家的日子,就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