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柏今兒會遲到,不僅是因為突然收到京城急報。更多的是,為了安排應對之策。
“……先生和真人若是托病,難免引來世人口舌,有損清譽。故此弟子已經命人收拾行李,並給父皇上了奏折,回頭由弟子代先生和真人前往邊關吧。”
“你,你去?”薛慎差點咬著自己舌頭。可隨即明白,這是最好的選擇。
徐太師既是在朝會上了這樣話,擺明就是要坑先生一把。
上官令和長春真人是可以托病不去,但肯定會招來一些人的攻擊。
他們沽名釣譽,不肯救百姓於水火。
容易的善事才做,一看有危險,兩隻老王八就開始裝死了。
閔柏知道,這事歸根結底,還是因自己而起。
若不是他請了長春道長主持白龍觀,又拜了上官令為師,徐太師也不會這樣難為二位老人家。
為了維護二位老人家的名聲,隻能他親自跑一趟了。
就算他求不來雪,也救濟不來蒼生,但好歹人家再罵的就是他了,跟兩位老人家無關。
否則父皇身上的壓力,也太大了些。
世人迷信,遇著什麼狗食日,地震時疫,都會歸罪於到帝王失德上。
燕成帝如今是站得牢了些,但根基也不甚深厚。端午那會子的大洪水才平息下來,邊關又鬧起病害。
他這個大皇子要是不強出一回頭,朝臣們得怎麼議論父皇?
所以就算明知此行太過危險,他還是要去拚一把。
但也正因如此,還未成行,王府內部先爭議起來。
連方夫子都不讚成。
殿下是一片孝心,尊師重道,可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若隻拿名譽冒險也就罷了,這可是要拿著命去冒險啊!
但閔柏卻態度堅決。
“……弟子好歹也是一介漢王,若是連自家先生都護不住,這漢王當得還有什麼意思?”
屋裏氣氛忽地變得有些詭異。
閔柏莫名其妙。
這是怎麼了?
卻是上官先生聽著笑了,“你這話,你師姐前幾日倒也過差不多的。”
原來我跟師姐一條心呀!
殿下頓時眼睛亮晶晶的,“要是師姐,肯定也會這麼做的,對不?”
他師姐訕訕,把想勸的話,咽回去了。
是的,
如果她處在閔柏的地位,也會做出一樣的選擇。
“好啦,既來了,就開始上課吧。你的功課,有要交的麼?”
這個時候還要上課?
殿下鳳眼圓睜。
先生就算不誇幾句有孝心,總該傳他幾個錦囊妙計,好送他上京嗎?
卻見他家先生拿著紫砂壺,愜意的滋了口茶,然後眯眼,透出幾分老辣。
“嗯?”
弟子一個激靈醒過神來,“帶,帶了。”
這才對嘛。
上官先生是不布置功課,但要是你不做,就是討打了。
看上官先生淡定的檢查起弟子功課,眾人莫名平靜下來。
美娘卻猜著幾分先生心意了。
可她又不好插嘴,隻能靜待上官令先把課給上了。
中途長春道長來了。
在劈啪作響的溫暖爐火裏,安靜的喝著茶,等他們師徒上完課,長春道長把茶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