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番話,得譚夫人不好意思起來,“是我心思雜了。”
譚大人笑。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本就是人之常情。
這事別妻子了,他自己也想過。隻前後思量,方覺不妥。
這會子譚夫人心事去了,他卻有件心事,想跟正妻商量。
近日譚大人遇著件案子,算是抓著吳通判,一個不大不的把柄。
“你知道的,劉家素來巴結吳家。如今他家能和郭家結親,也是吳通判了話的。若此時劉家恩將仇報,坑了吳家一把,你想吳通判會怎樣?”
劉家今日差點壞了兒子好事,譚大人這是想在劉家報複之前,幹脆先坑上一把,出一口氣!
況且兒子那劉家太太今兒對美娘也不大客氣。
他們先解決了劉家,也不相當於替美娘消除個隱患麼?
但吳通判官大,跟譚家又沒什麼過節。若貿然出手,又打蛇不死,定會反受其害,所以譚大人才要跟妻子商議。
官家太太都不是省油的燈,有些男人們不方便出手的事情,就得她們從中搓合。
譚夫人雖然近來心氣有些高了,但冷靜下來,亦是個精明人,想想便出了個主意。
“那劉太太最是好大喜功,明兒我假裝示弱,去為了仲宣的事,向她賠個罪。再漏幾句吳通判的事,她一定會立即找上吳姨娘報信邀功。
那頭老爺就把這事報給馮同知,他跟吳通判素來麵和心不和,且二人平級,他抓著把柄,可比老爺有用得多。咱們再散出風聲,馮同知是從劉家聽到風聲就行。”
譚大人道,“那吳通判後頭,可站著徐太師,馮同知敢下這個手?”
譚夫人笑,“這點老爺就不如我們婦人知道得清楚了,上回馮姐做壽,吳姨娘挑著郭家二丫頭,差點鬧出亂子,得罪林姑娘。後雖平息下來,但馮夫人一定恨毒了吳家。且她那寶貝閨女回頭還要參加雲大家的琴會,能不出力討個好麼?”
那就夠了。
他們這些當爹的,在官場鬥個你死我活為什麼?不就是為的家族榮耀,兒女前程麼?
凡坑害子女的,想必心中恨極。
他兒子差點被人截個胡,譚大人自覺都快氣成河豚,想來馮同知更甚。
夫妻倆商議周全,吹燈歇下,次日便分頭行事。
那邊譚夫人前腳剛把消息透出去,劉太太後腳便找上吳姨娘,通風報信。為顯擺本事,她隻字不提譚家,隻當成是自己的功勞。
但她報來的消息,在譚夫人刻意含糊下,又不夠準確,回頭當吳通判對上刻意來掐的馮同知時,頓時吃了大虧。
於是劉家一下得罪了吳通判、馮同知。
一個嫌他家辦事不周全,另一個嫌他通風報信,兩人一起給劉老爺鞋穿,可是難受之極。
至於報複美娘?徹底歇了這心思。